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9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52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57篇
理论方法论   130篇
综合类   3036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330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党报具有鲜明的党性原则和特殊的功能定位、读者定位,但是在当前激烈的报业竞争和改革潮流中,部分党报与晚报、都市报走势趋同,导致党报的功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基于此,提出在面对市场浪潮谋生存、求发展的过程中,党报必须做到"四个不能用",坚持"三个有利于",用"三满意"来检测党报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932.
大学的文化性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文化包含大学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大学有其自身的文化性格,它是以传承、传播、研究高深学问为本能,以包容的态度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为动力,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社会文化价值,从而塑造出自己稳定的文化品格.大学文化性格集中体现在大学的精神上,并通过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933.
法律乃善良公正之术。人文精神在法律人才的培养中有着特殊意义。以《经济法》教学为例,可从以下四个途径着手:展现教师人格魅力,增强学生人文意识;挖掘法学学科内涵,召唤学生人文精神;革新教学评价机制,激发学生人文精神;开展法学社会实践,塑造学生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34.
《词论》是李清照阐述其词学理念的一篇词学专论。李清照的《词论》,不囿成见,针砭文弊,气势酣畅,语锋犀利,言别人所未敢言,具有创新的精神和独到的见解,体现出一种"神骏"之气。  相似文献   
935.
孟子以人性本善为基础,提出仁政思想,主张以仁政治理国家,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根本无法实现其主张。  相似文献   
936.
电子类专业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电子科学技术相关专业,阐述了电子类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指出了电子类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结构的更新和优化的特点以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具体运行模式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937.
奥林匹克精神是和平和体育的有机统一,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文明观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的集中体现。奥运会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促进各国、各民族人民的交流和友谊,是人类文明交融辉映的体育和文化盛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奥运会是应当也能够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贡献的。  相似文献   
938.
何其芳在重庆时期的文学活动对于何其芳本人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理解何其芳文学批评的前提条件.何其芳文学批评精神主要体现在他的批评有一股正气,这股正气来自于他人品的高尚、思想认识的明确,以及他的批评有真感受和真依据.其次,他的批评分寸和尺度把握好.再次,他的批评诚恳、真切、公正、平等.今天的文艺批评界需要学习何其芳的文学批评精神.  相似文献   
939.
中国文人的魏晋传统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魏晋时期形成的中国文人传统,对中国文人品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追求精神上的高蹈与超越,徘徊于庙堂山林之间,逍遥于艺术人生,寄情于诗酒玄言形成了魏晋文人生存的基本状态。研究中国文化的魏晋传统,对认识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40.
上世纪20年代初北京交通大学确立的“知行”校训,与孙中山当时提出的著名的“知难行易”知行观有直接联系。孙中山主张“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强调科学认识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理论对于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决定性意义,并以此推动史无前例的社会改良和社会革命步伐。校训“知行”二字体现了从古至今人们不懈追求的大学精神,是古老文化传统与现代学术理念的完美结合。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并推动社会经济大发展、大变化的今天,我们建设研究型大学仍需要把握好知行关系,继续传承“知行”校训的精神底蕴。作者建议“知行”校训字体恢复取自孙中山的亲笔题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