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6篇
  免费   343篇
  国内免费   139篇
管理学   1093篇
民族学   34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58篇
丛书文集   1179篇
理论方法论   342篇
综合类   8061篇
社会学   299篇
统计学   23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634篇
  2013年   535篇
  2012年   727篇
  2011年   804篇
  2010年   665篇
  2009年   674篇
  2008年   665篇
  2007年   811篇
  2006年   855篇
  2005年   617篇
  2004年   690篇
  2003年   707篇
  2002年   560篇
  2001年   451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0世纪20年代初,苏维埃俄国在国内战争结束后,进入恢复建设时期,但经济发展却面临着严重的主体动力危机,其重要原因在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缺乏对劳动群众的利益关怀。对危机的反思使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党实现了经济发展动力问题上的利益转向,实行了新经济政策,从而通过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以利益的驱动和引导为特征的经济发展动力机制和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措施,使苏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2.
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的非对称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建筑节能领域中政府与房地产商群体之间的非对称博弈问题,分析了该博弈所具有的模仿者动态模型、斯坦克尔伯格模型的特点,并构造了两者关于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的非对称博弈模型,最后对双方分别提出了博弈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3.
在长期的实践中,邓小平经济理论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实现中国现代化为根本出发点,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并具有五个方面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04.
中国加入WTO后 ,民营科技企业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困难和挑战更加严峻。企业制度上的缺陷和不足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根本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 ,实现制度上的创新和突破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制度创新须解决好两个问题 :一是创新成本问题 ;二是创新与借鉴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5.
尊重个性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影响入手 ,分析了个性发展与创新意识形成的内在联系 ,提出树立新的教育观及创设个性发展新环境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6.
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日本经济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东亚模式”进入九十年代急转直下 ,令人深思。由于中国制度体系在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前已非常接近“东亚模式”。因此 ,研究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启示 ,对中国加入WTO ,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后是否可以、以及如何实现持续增长这一重大课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7.
早期教育是指0-6岁幼儿的基础教育,在基础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倍受幼教专家的关注,我们要通过生动的、活泼、具体的、形象、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手段对幼儿实施创新素质教育,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由、和谐、平等的气氛中充分发挥其创造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8.
以资源观理论为基础,分析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动因以及对资源的要求,强调技术资源对协作伙伴选择的决定性作用,从而进一步完善资源观理论.  相似文献   
109.
回顾了河北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生培养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针对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和人才培养多样性的新观念,提出了高分子材料研究生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等设想.  相似文献   
110.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总结“古今中西”之争 ,选择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强调中西文化的融合互补 ,注意对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发掘和批判继承 ,在文化上的可喜创获不仅是宝贵的思想财富 ,而且为新文化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