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71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39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适合时宜的提出,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是对人类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荣辱观的创造性发展。它对扼制人精神生态的恶化,将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学术生态的恶化,过分强调生活方式选择的自由性,片面强调“各人有各人的活法”,这就为丑陋的生活方式和颓废的生活行为提供了理论上的帮助,成为荣辱倒置的思想器具。因此,学术期刊应以马克思主义的文风、学风和作风,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设提供理论与智力支持,要尊重媒体传播规律,突出特色,创造性地使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22.
《论衡》是一部具有文学性的政论散文著作,探析其文学思想对于我们理解《论衡》的文章写作意义极大。《论衡》的文学思想是在王充朴素的科学精神,即"疾虚妄"式的批判、"求真美"的价值取向下形成的,突出表现为"为世用""求真美"的特点,并由此派生出王充的文章观。  相似文献   
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理性分析和辨证思考。而这些问题的核心,归根到底就是和谐问题,例如硬件与软件的改善、政府与农民的和谐、长远与现实的统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24.
本文在于从本体论的角度和高度("以道观之"),对先秦道家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庄子的生死观作一个较为深入也较为全面的考察,并在同西方最为重要的死亡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对比研究中凸现庄子死亡思想的世界意义和现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5.
受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影响,"90后"大学生恋爱现象普遍,恋爱观呈现出理性认知缺乏、生理知识缺少等新特点。传统的教育方式对新时期大学生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如何就大学生恋爱观进行教育引导,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是当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关键。在针对"90后"恋爱现状分析基础上,探索实践主题教育、同伴教育与校园文化三者有机结合的教育新模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恋爱观,对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6.
价值澄清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批判继承其合理方面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价值澄清的视角,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向实际生活的回归、注重学生内在道德冲突的激发,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加强课堂教育的行动性,以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27.
儒、释、道三家均有其各自的荣辱观及其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活动。认真吸取三家荣辱观的精华,对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全社会形成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8.
从二元论到二重性:布迪厄社会观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迪厄反对将社会看作实体性的物质结构,以为这一结构能够被感知和触摸;也反对将社会看作是种种表象和意志,呈现于主体性的感悟中.进而言之,他反对在社会与个人、物质与精神、结构与行动等二元论范式中寻求社会所在.就此而言,布迪厄的社会观,是将社会看作是实践者及其文化所型构而成的有机生命体.这一特定的社会观,建基于他对"doxa"概念的阐释.场域与习性则构成了一种具体的二重性存在.由此,布迪厄展开了其唯物主义人类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29.
在刚刚逝去的上一世纪末和当下的文坛上 .文艺批评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竟成为某些人称颂的“亮点”和效仿的“时髦”。它主要表现在对中国 2 0世纪文艺发展的总结和反思上 ,更表现在对一些大师作家及文学成就的揶揄与贬损上。文章在对一个时期以来文艺批评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进行扫描和梳理之后 ,还对其进行了“学理”透析 ,认为 ,当前有些文艺批评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是以理想取消现实 ,是英雄史观的重新抬头 ,在某种程度上是极左的非此即彼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延续 ,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文艺领域内的典型反映 ,应彻底摒弃之  相似文献   
30.
论孔、墨朴素的唯物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和墨子分别是儒家和墨家的创始人 ,他们的历史观是相同的 ,都带有朴素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