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9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56篇
管理学   10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2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50篇
丛书文集   443篇
理论方法论   159篇
综合类   3251篇
社会学   148篇
统计学   9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354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9 毫秒
61.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cases for and against ‘open access’ regulation of rail and port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used by ‘bulk’ mining operations, arguing that host governments should proactively impose and then enforce such regulation in almost all cases. The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needed for this type of mining activity is of critical importance. The costs and potential inefficiencies involved in duplicating such infrastructure confer a significant competitive advantage on its owner in the absence of effective access regulation. In particular, where a first mover develops an ‘integrated’ project incorporating a mine and associated infrastructure, a failure to impose access regulation discourages third‐party investment in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serviced by the infrastructure, due to the risk of hold‐up by the first mover. An unregulated first mover can also use its infrastructure advantage to capture the state's share of resource rents from the mineral endowment of the region. Open access regulation further benefits host countries by enabling broad‐base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shared‐use of mining infrastructure with other sectors (e.g., agribusiness). The article highlights contrasting experience with access regulation in Australia: the Pilbara iron ore region has seen protracted disputes involving mining firms and policy‐makers and very few examples of third‐party access, while in the coal region of central Queensland an extensive multi‐user, multi‐purpose railway network operates independently of mining firms. The authors urge governments in sub‐Saharan Africa (in particular) not to underestimate the internal capacity and other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developing and enforcing open access regulation of mining infrastructure in a manner that protects their national interests.  相似文献   
62.
农民背井离乡,到山间开垦并种植山地,开发种种山林资源,以谋生存,被称为棚民.清代棚民,数量庞大.政府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对棚民采取安辑的政策.棚民对山地等山林资源的开发,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对社会维稳和生态维护的两难选择,包世臣的应对策略,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63.
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煤炭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煤炭工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复合型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因此,修订和完善采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为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2010年10月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家委员会的认证工作。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得到实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4.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及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健康、安全的生态童装日益受到关注。为避免出口童装被通报召回等贸易摩擦事件的发生,我国童装生产企业应结合相关国际童装安全标准,对童装进行科学设计并选用绿色环保的面料及辅料,以促进生态童装的研发以及提升中国制造的童装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5.
生态教育与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根源,揭示了生态教育与地区环境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提出了加强生态教育、深化生态意识,实现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6.
禁忌是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物质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本文试图就藏族传统的禁忌文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贡献和对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影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7.
生态人类学的理论源流及其后现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已成为西方当代文化人类学的重要流派,并对文化人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生态人类学的不同流派以不同形式反映了“环境决定论”的基本思想,对人类中心主义、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等现代性的批判表现出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68.
生态环境与云南藏族的文化适应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郭家骥 《民族研究》2003,12(1):48-57
本文在对云南藏族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 ,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自然资源管理机制和婚姻家庭模式等方面 ,阐述了云南藏族对其所处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文章认为 ,文化是一个民族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体系。文化与自然的互动或文化对自然的适应可被称为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一个民族对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体系 ,它包括民族文化体系中所有与自然环境发生互动关系的内容 ,主要是这个民族的宇宙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为适应迪庆高原特殊的生态环境 ,云南藏族早在历史上就通过文化调适 ,形成了一整套与自然环境良性互动的生态文化体系。面向未来 ,云南藏族生态文化中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必将得到复兴 ,其中的古老智慧必将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全球化市场体系相结合 ,成为推动云南藏族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  相似文献   
69.
论西藏主体功能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是全球独特的生态地域单元,拥有许多特殊和特有的生态系统类型,其生态过程对保障我国乃至东亚生态安全具有独特的屏障作用。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西藏生态环境问题日趋凸显,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受到威胁。文章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西藏主体功能区划的思路和生态屏障以及区域开发体系的构架。按照西藏生态经济分区和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原则,在分析西藏生态经济系统和区域经济开发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地域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西藏主体功能区划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70.
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维吾尔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 ,经历了不同的生态环境 ,因此亦形成各种独特的饮食文化。社会礼仪最初产生于饮食。随着饮食结构转型 ,礼仪则呈现出重合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