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03篇
  免费   429篇
  国内免费   96篇
管理学   292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47篇
人口学   235篇
丛书文集   1318篇
理论方法论   681篇
综合类   8409篇
社会学   681篇
统计学   26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531篇
  2013年   556篇
  2012年   723篇
  2011年   928篇
  2010年   879篇
  2009年   830篇
  2008年   679篇
  2007年   867篇
  2006年   801篇
  2005年   770篇
  2004年   737篇
  2003年   717篇
  2002年   548篇
  2001年   483篇
  2000年   328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3 毫秒
941.
基于评价指标提供的信息和运用改进的AHP-FCE集成模型对2002—2011年间安徽省各市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动态模糊综合评价。从构建的描述经济增长质量5个维度的指标体系中选取了8个代表性指标,建立模糊关系矩阵并优化生成客观权重,由模糊合成运算得到动态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各市经济增长质量动态综合评价值、最大序差和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出安徽省市域经济增长质量在10年间的动态变化轨迹和区域性差异,只有个别城市处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核心区域,更多的城市则处于经济增长质量的"跳跃"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各维度发展程度不均衡。  相似文献   
942.
能源替代与内生经济增长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后备技术使能源替代成为可能,缓解了不可再生能源的稀缺性约束。在Lucas人力资本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因子,重点探讨了在达到均衡增长路径过程中不可再生能源消费、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同时考察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数据对理论模型的一些结果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率和可再生能源再生率是维持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具体而言,人力资本积累率抵消了物质资本的边际产出递减效应,而可再生能源的再生性又恰恰弥补了不可再生能源的耗竭性约束,并且可再生能源又是支撑能源持续利用的关键力量;不可再生能源消费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显著驱动中国经济增长,但是前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943.
基于文献分析的中国国民经济动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国民经济动员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公开发表的理论研究成果相对较少,高度集中于《中国国防经济》《军事经济研究》《国防》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军队系统发表的国民经济动员领域研究文章数量最多,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国民经济动员文章数量最多的单位分别为军事经济学院和北京理工大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国民经济动员问题与对策、理论体系、预案与仿真模拟、动员能力与潜力、模式与体制机制、军民融合等方面。目前,国民经济动员研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还较为单一,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44.
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以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4个国家1990—2010年的数据作为样本,研究人才流失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第一,经济增长对人才流失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第二,表面上看,经济增长对人才流失的冲击反应表现出一定的正效应,这是由于开放的人才政策同时促进了人才国际流动和经济增长。更多的财政投入和更为开放的政策环境,可以更好地抑制人才流失,促进人才回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45.
2013年底,西南交通大学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高峰论坛”圆满落幕。与会专家对我国高铁走出去战略进行了多角度阐释,内容涉及高铁走出去战略与我国经济实力提升和地缘关系改善的关系,以及包括总体战略,高铁标准国际化,技术和体系,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作用,行业集成等在内的应对措施。论坛还共同发布了《中国高铁走出去成都宣言》,承诺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高铁成果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46.
西南地区入境旅游时空差异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南五省市区1997—2011年旅游外汇收入为基础,运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衡量相关指标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对西南地区入境旅游进行时空差异演变分析,结果发现:(1)西南地区入境旅游发展总体不均衡,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在波动中缩小;(2)西南地区入境旅游经济空间极化现象显著,区域旅游经济规模呈首位型分布;(3)西南地区入境旅游发展潜力巨大;(4)影响西南地区入境旅游时空差异的主要因素包括旅游资源、区位交通通达性和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47.
对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要素投入增加还是技术进步,国内外学术界尚未取得一致结论。鉴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巨大,对2000~2010年省际经济增长数据进行Malmquist指数分解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且不存在某种占据主导地位的模式;空间布局上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在效率方面优于西部、西部又优于中部的特征。因此,笼统地讨论我国经济的增长模式缺乏内在逻辑一致性,而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则必须分区域实施针对性战略,同时强化市场制度建设以提高全国市场的统一程度。  相似文献   
948.
詹姆斯·奥康纳以制度批判为视角,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生态危机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性。资本扩张的逻辑决定了资本主义在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发展经济时必然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并将自身的生态危机向全球扩散。资本主义的双重矛盾带来了经济与生态双重危机,资本主义依靠自身的力量无法摆脱双重危机的包围,结果必然是资本主义走向不可持续性的道路。奥康纳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生态学批判既有积极的意义,也有一定的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949.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文章对该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一些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进行了归纳,集中讨论了四个方面:一是理论文献总结,主要探讨传导机制、金融结构视角以及影响金融发展的因素;二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三是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四是实证方法总结,对比使用面板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使用时序数据实证分析方法在检验因果关系时存在优点,但也存在小样本有偏的缺陷问题,而使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方法可以很好地克服内生性问题。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回顾,将有助于把握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50.
对外直接投资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主要路径,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首先阐释了对外直接投资优化国内产业结构的实现机制,之后选取1982—201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对外开放度、名义GNI及产业结构优化指标的相关数据,构建了VAR模型,并采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和Granger检验等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在短期内两者呈现出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