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4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44篇
管理学   82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750篇
理论方法论   211篇
综合类   3730篇
社会学   130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435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406篇
  2002年   350篇
  2001年   300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文章通过对中西方道德教育优劣异同的辨析,对当代科技发展所造成的诸多问题的反思,认为未来道德教育必须注重智性与德性的高度完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的相互融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析传统道德理念的等级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忠世 《齐鲁学刊》2001,1(6):50-62
等级性是中国传统道德理念的基本内涵之一,在这一等级性的道德形态中,伦理规范的基本功能和根本目的,是明尊卑、别贵贱,道德资源归优势地位者垄断,道德标准是双重的甚至是不确定的。等级性伦理由“五伦”特别是“三纲”集中体现出来,而且是在最温和、最理想的设计中体现出来。由等级理念和相应的社会、文化所制约,传统伦理道德中某些非等级性因素,也跳不出等级框架,反而处处带上等级性色彩。改造旧理念,是传统伦理道使走向现代形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在实践中丰富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理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俞吾金 《学术界》2001,(5):11-16
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理念是他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理论界历来重视研究马克思的这一理念,但却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把"个人全面发展"的提法转换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提法.本文强调,这两种提法是有重要差异的,马克思说的"个人全面发展"是有严格的理论含义的.本文分析了这种"转换"的成因,同时也肯定了我国理论界在研究这一问题上所做出的贡献.此外,本文也指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有两个维度--道德维度和历史维度,以往的研究普遍地拘执于道德维度,从而遮蔽了马克思对"普遍异化"的历史意义的肯定.  相似文献   
14.
苏正道 《理论界》2014,(5):137-140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采用经学训诂的形式对义理内容进行建构,在学术思想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对戴震的义理旨趣、考据特征以及对《孟子》的创新阐释及其缺陷作了分析,认为其过度目的性阐释导致了《疏证》在接受方面的诸多困局。戴震义理学表面上对程朱理学持批判立场,但双方在动机、旨趣和义理内容的建构上不具同源性,戴震把程朱理学瑕疵当成程朱理学本身加以攻击,对原始儒意的理解并没有超越宋儒而进行。戴震对于《孟子》的把握仍有未达,但《疏证》所展现出来的批判精神却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牟宗三建构的道德形上学是以儒家传统的主体性为理论支点,而这种道德主主体性真正奠基于主体在“忧患意识”中的觉悟,忧患意识是在对人的忧患负责中形成的,主体的觉悟意味着责任意识的产生。从原始的本能到主体的觉悟,以“心性”范畴为核心的道德哲学成了中学文化的主流,这也是现代新儒家以“道统”自居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试论曾国藩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国藩的政治、军事、外交、人才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均有独到之处,主要表现在其教育目的、教育作用、教育内容、道德教育以及教育原则与方法等方面研究和探讨他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思想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立德树人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使命及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德树人必须抓好切入点和着力点,要明晰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要锻造过硬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要做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传道者,要创新立德树人的方法和手段,要做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同时,高校也要对哲学社科工作者加大扶持力度,保障其立德树人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不良食品生产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应由食品生产者及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负担起相应的伦理及法律责任。政府职能部门责任伦理意识缺失、消费者生命健康意识淡薄及社会道德监督机制缺失,造成了政府监管、公众安全认知、食品生产行业的道德与法律风险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成为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深层根源。只有通过健全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构政府信用问责机制,提高政府监管者的责任伦理素养,培养公众的生命健康意识和食品安全问题防范意识,建立食品供应链道德信用跟踪系统,才能真正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留守儿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政治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繁荣和新农村建设的生命进程。因此,大力加强乡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升其文化道德素养,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德育契合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德育之契合点,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德育教师作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要努力寻求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契合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于高校德育教学之中;学生辅导员、担任其它课程的各科教师等也要善于搞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德育之契合,寓心理健康教育于高校教学和德育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