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5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篇 |
民族学 | 2篇 |
人口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50篇 |
理论方法论 | 17篇 |
综合类 | 431篇 |
社会学 | 7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戴姝英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3):148-150
新闻教育旨在为新闻媒体培养优秀人才。作为新兴学科,我国高校新闻学专业建设仍处于摸索与调整阶段。目前新闻本科教育偏重专业技能学习,忽视人文社科知识传授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导致新闻人才培养明显滞后于新闻事业发展。如何适应行业未来发展需求,更新教育理念,科学调整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是新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32.
编辑队伍建设中,职业倦怠现象是影响编辑身心健康、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从生态学的视角对高校期刊编辑职业倦怠现象进行探析,结合个体因素和外界环境分析编辑职业倦怠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利用生态学的理念以及生态链法则、生态平衡理论和生态和谐理论,引导编辑树立动态工作思路理念,创新和谐共生编辑理念,正确认知编辑职业生态稳定机制,建立与社会需求全面协调、相辅互存的编辑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33.
编辑的文化视野与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明新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133-136
编辑的文化视野、社会角色、知识结构与精神产品密切相关。反映时代主流的文化视野决定了编辑对精神产品的取舍更多地指向现实和未来;关注社会现实的文化视野决定了编辑对精神产品的取舍服从于社会现实,并着力体现出社会的主流文化和价值导向;导向性的文化视野决定了编辑在对精神产品的选择、加工活动中引导并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编辑的社会角色有社会的规范性角色、学科权威角色和内化式角色,编辑对自己社会角色的认识过程决定了其对精神产品选择时的价值取向。编辑运用自己的知识结构对精神产品的内容进行取舍和加工,同时又通过这一活动丰富、升华自己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34.
张文鸯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6):25-30
宁波港开埠较早,伴随着“西风东渐”,宁波地域文化基因使得宁波籍文化人在民国这个特定历史时期,兴办报刊、经营书业,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涌现出一批编辑家:出版奇才张静庐、技术改良之父鲍咸昌、乡贤文献刊刻者张寿镛、诗人出版家邵洵美、为民众喉舌报人金臻庠,等。他们敢为天下先的文化创新精神、见利思义的文化自觉与责任担当以及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给当代出版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35.
赵枫岳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33-34,76
编辑理想主义的实质是个人的信仰与社会理想在编辑出版事业上的统一,主要表现为对自身价值的不懈追求和强烈的社会文化使命感.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价值取向多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深,正逐步解构编辑理想主义,出版社的市场化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编辑理想主义的冲击.重构编辑理想主义已是出版界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建设理性的回归为编辑理想主义的重构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36.
蒋亚儒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5):121-123
青年编辑的健康成长是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结合大多数青年编辑的现实情况,提出了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成长的有效途径:虚心向资深编辑学习;认真阅读编辑方面的书刊;积极参加全国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取得资格证;积极撰写编辑学论文。 相似文献
37.
学校“素质体育”内涵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锋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39-42
在新形势下,"应试体育"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体育应实施"素质体育"教育,即以"健康第一"为体育指导思想,以体育文化素质教育为导向,以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为中介,以增强身体素质为目的,全面培养学生,造就合格的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38.
吴晓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133-136
当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报(以下简称高校学报)学术质量存在着下降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刊发论文整体质量不高,许多论文缺乏一定的学术性;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为评职晋级、为"任务而发表";人情稿、关系稿不断等影响了学报的学术质量。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应从学报的科学定位、作者培养和编辑建设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9.
刘翠萍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2):138-140
信息时代为高校学报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同时对学报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报编辑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信息意识的强弱与学报的学术质量息息相关。研究新时期学报编辑信息意识的内涵,对高校学报事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阐述学报编辑信息意识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报编辑具备信息意识的重要性及培养信息意识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40.
繁杂的工作对象、高负荷的工作压力、社会的偏见、管理者的不当管理,以及自身的认知偏差、个性弱点等因素,使编辑在工作中产生种种负面情绪,影响了编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危害了编辑的身心健康。为此,编辑应根据自身的实际,加强对社会和自我的认识,找寻自我的性格弱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实现情绪的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