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3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22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56篇
丛书文集   492篇
理论方法论   122篇
综合类   2814篇
社会学   204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71.
生态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评述了生态人类学的学科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分析了生态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972.
民族心理研究中文化偏差的克服:向文化人类学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心理研究机械照搬经典科学心理学范式,容易导致文化偏差。文化人类学研究获得的心理知识表明,人类各民族的心理有相似性和差异性,心理与文化有密切关联,西方范式心理学知识难以充分解释非西方文化中的心理现象。民族心理研究中,应借鉴人类学理念和方法,以克服文化偏差。  相似文献   
973.
本文运用人类学调查资料并结合历史文献及其他民族志材料来阐释北方渔猎民族的物候历,并进而探讨人类社会历法起源问题。认为物候历起源于人类的渔猎经济文明时代,而非农耕畜牧时代。物候历是人类最原始的历法,是其他历法的基础。但其他历法产生后,物候历仍在人类生活中发挥作用。物候历是渔猎民族认识自然的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974.
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已成为包括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事实上,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当前所受到的"礼遇",是有其特定的时空背景和现实语境的,是民族民间文化外部环境与其内部结构-功能联动的结果,有必要从人类学视角对其进行多维解读.  相似文献   
975.
本文根据国内外教育发展的现状,梳理了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它主要包括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终身化.  相似文献   
976.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对西方人类学界研究伊斯兰教的学者及作品缺乏深入了解。曾有文章介绍过欧美和日本学术界对中国穆斯林社会的研究,但就宗教人类学对整个伊斯兰世界的研究介绍很少。本文是一篇总结最新欧美人类学界研究伊斯兰教的文章,作者梳理了学术史,分析了研究现状,提出了可供讨论的问题及研究空白点。人类学研究宗教具有深厚的传统,对伊斯兰教的研究也具有独特的视角,西方人类学学者从历史、社会、理论、知识、权利、性别、仪式等角度关注过这一宗教及信仰群体,包括埃文斯·普里查德、格尔兹、萨义德、艾克尔曼、费舍尔、安敦等著名学者。通过本文的介绍,国内学者不仅从中可以领略到他们对各种问题的研究范式,同时,这些理论和视角也能够给我国研究者提供新的视野,具有很高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77.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so-called paradox of immigrant optimism, which accounts for the higher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of immigrant–origin children, compared to non-immigrants in destination countries, conditional on social background and school attainment. We are interested in clarifying whether the mechanisms behind this optimism are related to migrant selectivity or family migration experience. To do this we use data from the China Education Panel Study, a representative surve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We use a two-pronged analytical strategy. Firstly, we look at whether having experienced family migration (within China)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Secondly, we take a step back and explore whether adolescents who wish to migrate themselves when they grow up report higher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Our findings confirm that adolescents who wish to migrate themselves when adults are already more optimistic even before any intentions of moving come to fruition. This we take as an indirect proof of selectivity. In contrast, we find no effect of family migration on expectations.  相似文献   
978.
田野调查是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获取一手资料的基本途径,也是民族志架构的源泉。对于田野调查,笔者认为:它对人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参与观察、主位解释法、文化相对主义论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979.
以参与式田野研究和深度访谈为主要方法的人类学研究是质性研究的重要实践.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社会人文学界出现了对"科学"的一种误读,将"科学"研究理解为"量化研究",甚至将"数字"视为科学性的最高表述,将应用研究中有无"数字"表述作为衡量其价值的标准.由于有些社会人文学者把"数字"当做拜物主义对象,以经验研究为主要方法,以质性研究(对社会结构、制度、关系以及社会文化意义等的探索)为目标的人类学,在社会人文应用研究中遭到了质疑,也因此又一次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980.
人类学视野中的宗族社会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建新 《民族研究》2006,7(1):93-101
本文大致以时间为纵轴,对以往的宗族研究进行了梳理,回顾和总结了人类学、历史学学者在宗族研究方面的理论视野、主要内容以及经验,并介绍了当前宗族研究的新动向和存在的不足。文章重点对传统与现代、国家与社会等框架下的宗族复兴和传统创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