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2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328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4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1.
考虑到我国未来年度的OD分布预测中的路网构成变化、区域经济布局变动、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差异等一些具有时变性和特殊性因素,采用在“四阶段法”运量预测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三阶段法”进行高速铁路短期客运量预测。首先采用组合预测模型进行趋势运量预测,然后采用多元LOGIT模型进行方式分担,最后采用弹性系数诱增模型进行诱增运量预测。以京沪高铁为例,采用“三阶段法”预测了2014年和2015年京沪高铁本线及跨线单向客流量。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上提出替代弹性对劳动力价格与水稻播种面积关系的作用机制,并利用江、浙两省2004—2013年水稻播种面积表现出的相异生产轨迹对上述理论推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江苏省劳动力与其它要素替代弹性显著高于浙江省,且每工日劳动力价格上升,江苏省水稻播种面积增加,而浙江省减少。结论证明农业劳动力价格普遍上升时并不意味着粮食播种面积的下降,相反,国家可以因地制宜地推广如农业机械小型化、劳动力替代技术示范与推广等相关政策以增加劳动力要素的可替代性,巩固粮食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固定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构建了要素替代弹性分解的理论框架模型,根据技术进步是否发生改变,将要素替代弹性分解为直接替代效应和诱致性技术创新效应,并利用1978—2013年中国工业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中国工业资本与劳动之间是呈互补关系;同时,在要素替代过程中,诱致性技术创新效应起到了主要作用。因此,在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常态下,应该继续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加速推进工业产业技术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4.
使用中国各产业就业人数和实际GDP数据,并结合国际比较,通过计算实际GDP就业弹性指标,实证分析了中国三次产业及其内部16个行业发展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结论是,今后我国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而第三产业中的新兴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如果没有较大的转制、提质、创新,第三产业进一步扩大就业的能力会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5.
王恰 《中国管理科学》2019,27(6):206-216
文献Wei Quanling等[1]的最后一段提出了这样一类额外资源分配问题:假设有一些额外的投入资源将要分配给全部或者部分决策单元,如果我们希望分配结果对于整个系统(该系统由全部决策单元组成)来说是最有益的,那么应当如何分配这些额外的投入资源?他们同时还指出系统中哪些决策单元能够获得额外的投入资源,这不仅取决于决策单元的效率,还需要考虑规模报酬。针对此类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额外资源按需分配方法:首先,综合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与其投影点的规模弹性构建发展曲线,并由决策单元的发展曲线获知其投入变动与产出变动的对应关系;然后,把额外资源分成若干等份,依次分配每一个等份的额外资源,每次分配使系统的总产出增加实现最大,直至分配完全部的额外资源,或者分配某一份额外资源不再带来任何的产出增加,分配就会停止;最后,把决策单元在每一次分配过程中获得的额外资源进行累加,得到这个决策单元最终的分配结果。全文的最后分别在"一个投入一个产出"和"两个投入一个产出"情况下给出两个具体的分配算例。分配结果表明,这种按需分配方法不会缩减任意一个决策单元当前占有的投入资源数量,并且还可以有效地在辨识出某种额外资源在规模上和结构上存在的冗余,从而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分配。  相似文献   
16.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创新活动作为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能够持续推动经济增长。但是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条件下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到底有多大,创新活动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如何,现有的研究并没有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本文采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经济增长和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创新活动对于经济增长短期内具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程度与长期影响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从长期看各种创新活动中基础研究能够实现对经济增长更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安徽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存量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要素效应,并以安徽省17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2000-2006年的面板数据建立生产函数,实证研究了安徽省各市人力资本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存量在C-D函数中的要素效应高于物质资本存量的要素效应,人力资本对物质资本的互补弹性大大高于物质资本对人力资本的互补弹性.  相似文献   
18.
在竞争的市场中,企业对应以何种价格将自己的产品推出,同时又不会加大其经营风险这一问题越发关注,本文通过将经营杠杆与需求价格弹性相结合,论述了比营杠杆及需求价格弹性对企业产品定价策略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两步法”研究了农机服务发展与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的关系.基于2004-2016年全国31省份粮食生产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利用变系数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中国粮食生产的技术变化、技术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然后构建农机服务发展影响粮食生产效率的OLS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31省份粮食生产的投入要素产出弹性和技术效率存在明显差异,2008年粮食技术变化最为明显,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2008年高达5%.(2)农机服务在2008年以后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机服务对粮食TFP的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3)农机服务发展与劳动产出弹性具有替代关系,与化肥和机械产出弹性具有互补关系.在三大粮食作物中,小麦机械化程度最高,水稻和玉米的机械化程度还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升值的进出口需求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汇率新体制的实施,人民币步入了缓慢升值期.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升值的进出口需求弹性条件的分析,说明人民币升值能否必然对出口造成打压,须考虑进出口的需求弹性条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能够满足进出口需求弹性系数之和小于1的条件,人民币升值就不会对出口产生抑制效应;只有在进出口需求弹性系数之和大于1的条件下,人民币升值才会对出口产生抑制效应;当进出口需求弹性系数之和等于或接近1时,弹性系数则成为衡量和预测汇率波动对国际收支变动趋势影响的重要指标.由于货币升值后,进出口需求弹性系数不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因此,制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相关经济政策,须考虑进出口需求弹性因素,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人民币升值的正效应,规避人民币升值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