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36篇 |
免费 | 100篇 |
国内免费 | 3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96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15篇 |
人口学 | 14篇 |
丛书文集 | 167篇 |
理论方法论 | 136篇 |
综合类 | 912篇 |
社会学 | 221篇 |
统计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77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63篇 |
2019年 | 45篇 |
2018年 | 46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32篇 |
2014年 | 58篇 |
2013年 | 115篇 |
2012年 | 83篇 |
2011年 | 75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62篇 |
2008年 | 80篇 |
2007年 | 75篇 |
2006年 | 68篇 |
2005年 | 76篇 |
2004年 | 68篇 |
2003年 | 91篇 |
2002年 | 71篇 |
2001年 | 78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11.
整体性思维方式与中国古代文学审美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忠勇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3):36-38
中国人对宇宙、生命的整体性思维方式,集中而典型地体现于意境的实践和理论中,意境完美地解决了整体性主观外化的难题,它是荣格所谓的同步原理最生动的体现,是将主、客观内容一体化的审美图式,因其具有最丰厚的审美信息而成为一种超级审美负荷体,这表明人类智能发展在审美领域里完全由量的精度向质的活性飞跃。 相似文献
112.
知识经济下图书馆员的智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平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4):94-96
知识经济向图书馆提出了智能化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要求 ,图书馆员应具备特殊的智能结构 ,即 :“T”型的知识结构 ,良好的智力结构和综合化的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113.
张生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4(3):105-109
"后新时期"城市小说的一个重要情感模式是"反抗城市".它体现了某种与西方当代文学的共有主题,并构成这一时期城市小说的主要审美内容,这一情感模式在具体创作中又分别体现为"走出城市社会"、"反抗制作世界"、"选择桑丘·潘沙"等子模式. 相似文献
114.
高等工程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21世纪,高校高等工程教育要办出特色,则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必须在思想上认清高等工程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在教学计划整体优化方面需加强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并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在深化教改方面应探索办学的新路子,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15.
卢少兵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听力教学的成功与否与人脑的智力发展息息相关,它不仅要以学生先天遗传神经特质为基础,而且经过科学、系统、长期英语听力训练的学生,其认知能力,如记忆、观察、预测、判断甚至想象、创造等能力都得以不同程度的强化。该文重点论证了当代英语听力教学法对智力不同侧面的开发与培养。 相似文献
116.
海明威小说的情绪线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孝萍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9(2):51-52
海明威小说感人的艺术力量来自于其作品中一条流动的线索———情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影响、作品特有的情节结构和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 ,特别是战争的经历都是这条情绪线索形成的原因。这是一种对死亡的恐惧、逃避和无可逃避的情绪 ,而最后作者又以行动为这一情绪划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117.
创新能力是现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为分析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只有当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很好地平衡协作的时候,才能更加有效地达到成功.因此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某种单一能力,而是突破模式化思维、运用新的方法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的本领.当然,大学生的知识孕育着创新能力,思维催生创新能力,而实践则展现并检验创新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把握三个维度,教育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前提,实践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现实场域,社会环境则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规制力量. 相似文献
118.
119.
在调解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在线调解平台的搭建与使用。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在线调解的效率、促进了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的标准化发展、增强了当事人纠纷解决的便捷性。另一方面,也面临调解“大数据库”不全、人才与技术保障缺失、威胁调解保密性的挑战。当前,我国在线调解平台的智能性主要体现在调解程序引导、帮助当事人推荐和联系调解员、分流案件以及语音识别等方面。虽然给线上调解工作带来了便利,但却多为一些相对简单的辅助性工作,智能性不强。另外,在线调解平台也面临地域发展不平衡、平台使用率低、立法和保障机制缺失等问题。在在线调解的未来发展中,一是要强化调解平台建设,既通过技术革新增强调解平台的智能性,又兼顾调解队伍的职业化发展,实现“人工”与“人工智能”的协同效应。二是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认识,将人工智能定位为调解工作中的“辅助人”。三是要完善立法规定,在制度层面保证在线调解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0.
王惠宇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19-123
情报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地下抗日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东北地方党组织选派人员赴苏接受特种训练,然后由共产国际和苏联远东军情报系统派回东北从事情报活动。1938-1945年间,东北青年救亡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入日伪内部,获取了大量重要而机密的日伪情报。抗战后期,中共中央为加强东北工作,通过多渠道派遣人员到东北开展地下工作。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情报活动为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