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0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42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49篇
丛书文集   286篇
理论方法论   239篇
综合类   1799篇
社会学   535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is article responds to calls to better understand how intersecting “inequality regimes” operate in organizations.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25 white trans women about their workplace experiences, my analyses highlight how trans women navigate relational practices that are simultaneously gendered and cisgendered—that is, practices that maintain cultural connections between sex and gender and maintain gender as immutable. Findings demarcate three distinct mechanisms by which cisgenderism, a system that devalues women and trans people, operates and strengthens hierarchical privileges at work: (1) double‐bind constraints; (2) fluid biases of cissexism and sexism; and (3) group practices of privilege and subordination. In the first regard, analyses reveal unique double binds that trans women face—binds that dictate contradictory feminine and masculine ideal worker expectations but also expectations of gender authenticity. Second, I find that trans women often hover between two subordinate statuses (i.e., gender and transgender status) in a given workday, a fact that prods a more fluid conception of cisgenderism. Finally, this study highlights how cis men collectively mobilize through group practices to repair cisgender system breaches. All three dimensions are critic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production of workplace inequality between not only trans women and cis men, but all feminine‐identified workers.  相似文献   
102.
"积极就业政策"应该有五大支点,每个支点都有相应的基础.文章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及灵活就业五个支点出发,指出只有找准支点,夯实基础,才能把"积极就业政策"落到实处,从而进一步缓解"十一五"时期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03.
基于供需平衡的农民非农就业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问题。农民非农就业模式应着眼于实现政府、企业与农民三者的联动。政府应使产业结构合理化,并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中小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增加非农就业需求农民应提高就业能力,向劳动力市场提供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04.
过度劳动及其就业挤出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过度劳动界定为“人力资源在较长时期的过度使用”,即就业者在较长时期处于一种超出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和强度的就业状态。中国许多行业存在过度劳动现象,从业人员的过度劳动造成了很多就业机会被挤占,从而造成一些具有就业能力的人员的失业;而过度劳动并不影响所在行业的资本盈利与经济增长。资本盈利与经济增长所应带来的就业增长均被过度劳动所抵消,甚至在某些行业或领域还出现了就业负增长的情况。过度劳动的存在可以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二者之间的“非一致性”做出部分解释。  相似文献   
105.
使用中国各产业就业人数和实际GDP数据,并结合国际比较,通过计算实际GDP就业弹性指标,实证分析了中国三次产业及其内部16个行业发展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结论是,今后我国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而第三产业中的新兴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如果没有较大的转制、提质、创新,第三产业进一步扩大就业的能力会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6.
女性非正规就业: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女性在正规就业领域更易受排斥,公有和非公有企业存在雇用上的性别偏好等因素是导致女性劳动非正规化的成因,分析了这一就业趋向对女性经济参与方式和职业发展形成的影响,指出政府应加大对非正规就业的支持力度,改善非正规就业者的福利与完善保障政策,同时提出了建立反对歧视和排斥的平等就业法,对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进行必要的社会保护,为非正规就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公共培训等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7.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进行合理、有效引导需要创新思维,以建立多渠道、分类别、聚合力、重实践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8.
近几年,知识失业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已有的研究往往将其归于结构性原因和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问题,忽视对于总量性原因的分析。知识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确有总量性原因在起作用。劳动力总量过大和劳动力素质提高是其一般总量性诱因,因资本深化和经济转型造成的大学生传统就业岗位的减少是其需求总量性原因,而高等教育规模过大及增速过快是其供给总量性原因,很多人不顾我国现有的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单纯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比较高等教育发展指标是极其片面和危险的,我们应该合理规划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及速度,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9.
徐姗姗  张文英 《民族学刊》2020,11(4):59-65, 131-132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是在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针。然而在“教育改变命运”的共识之外,布迪厄认为教育一代代地维持着对社会中下阶层的不公平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被一些学者应用于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研究。如在“三区三州”等民族地区,代际间的贫困传递难以阻断,因家庭文化资本弱势而造成子女求学、求职受阻,看似可用“贫困文化的再生产”予以概括,但笔者不同意直接套用西方理论认定中国存在“教育不公平”的论述。因为我国社会实际与布氏提出“学校教育再生产社会阶层结构”观点之环境不同,有多项教育政策在切实保障着少数民族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当前在我国民族地区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障碍,并非 “文化再生产”的结构性阻力,而在于就业环节的阶段性困难。教育公平可分为起点、过程和结果三个环节,民族地区经多年教育扶贫,“起点”入学机会和“过程”教育质量已明显改善,而作为“结果”的就业环节亟待改善。以“就业优先”方针多渠道扩大少数民族就业,可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市场融入、巩固减贫成效和精准防控返贫,是助少数民族自主掌握教育“社会阶梯”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0.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amine social innovation in the field of youth employment. It addresses both the shortcomings of supply-side approaches that are balanced towards issues such as employability and the impact of key demand side issues including low pay and precarity. The empirical analysis is based upon interviews with young people in employment or training with social innovations as well as interviews with senior policymakers and practitioners whose remit covers these issues. The study concludes by reflecting upon how the conduct of employability can operate as an autoimmune fun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