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5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0篇 |
民族学 | 5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54篇 |
理论方法论 | 14篇 |
综合类 | 233篇 |
社会学 | 10篇 |
统计学 | 15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考试制度在高校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地位--高校教学改革的理论前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改革的实质是构建良性、高效的人才培养系统。该系统由教学工作体系、考试制度、人才培养目标三部分组成。考试制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考试制度在该系统中的功能和价值在于:表征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规束和引导教学工作体系的构建、运作和改革。教学改革必须高度重视考试的教育价值,自觉地调整具体的考试模式来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52.
黄裕生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5):5-20
作为最高之善,幸福就是灵魂合乎德性(美德) 的生活。这是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但并不是其幸福观的独特之处。其灵魂学说,特别是其中关于“理性” 划分为“理性本身”与“在欲求力里的理性”或“被欲求力分有的理性”,不仅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幸福理论的基础,而且也构成了其幸福学说的特别之处。通过这个区分,亚里士多德找到了成就“伦理德性” 的基础,同时也确定了理性本身的活动也即“纯粹理论活动”之所以高于理性的“实践活动” 的理由。因而,虽然合乎伦理德性的生活是幸福的,但却只是“次级的幸福”,只有合乎理智德性的生活才是真正最高的幸福。这种生活一方面是合乎神性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是成就每个人真正自己的生活。这意味着,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幸福并非只关乎人性,亦关乎神性。 相似文献
53.
田彩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汉末魏晋诗歌重思辨,善于从时空的高度探讨人生的意义,追寻生命的本源。从《古诗十九首》到建安、正始诗歌,诗中充满了对人生苦短、时流倏忽的慨叹,诗歌风格苍凉而幽愤。及至东晋,王羲之、陶渊明用对自然人生的彻悟和特有的审美观稀释了人生短暂带来的痛苦,时空意识逐渐趋向和谐、宁静,逐渐消解了生命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54.
张一兵教授及其同仁认为,法国1968年的学潮和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标志着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在政治上和哲学上已经终结。笔者对此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否定辩证法》对概念拜物教的批判是物化和异化批判传统的继续,女性主义和生态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后马克思主义虽然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存在着明显的反差,但不意味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终结,而是意味着它的转型。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原来的“他者之镜”是苏联式的马克思主义,它今天的“他者之镜”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只要西方国家还有思想流派对马克思主义传统、对马克思的事业和社会理想保持着某种理论和实践的忠诚,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知识潮流就没有终结。 相似文献
55.
作为新政期间法制改革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末的习惯调查是国家政权在立法实践中对本土资源进行全面整理利用的一次巨大尝试。调查是在宪政编查馆和修订法律馆的管理下分别进行的。民商事习惯调查是清末习惯调查的一部分。清末的习惯调查尽管规模巨大,但在组织管理上缺乏协调一致。受限于清末预备立宪的时代背景,其在发挥为修订和审核法律的参考作用方面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56.
清末刑法典编纂体例和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以刑为主、民刑不分、诸法合体 ,走向民刑并重、刑民有分、诸法分立并以专门规定犯罪与刑罚为惟一内容 ;由刑事程序法与刑事实体法的合典编纂 ,到刑事程序法与刑事实体法的分立成典等等。这种变化 ,直接导致沿袭几千年的以刑事法律为主体的中华法系的解体 ,使中国法制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并对以后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刑事立法、司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7.
在汉文史料中,清代环青海湖和柴达木地区的藏蒙人口一直缺少准确的编户数字。柔克义在1889和1891年的两次考察中详细记录了这一地区的人口户数,对于认识清代该地区的藏蒙人口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的相关考察文献尚未在国内出版,有关研究也未能引用其著述。本文将柔克义旅行文献中有关清末环青海湖和柴达木地区的藏蒙人口考察记录进行归纳、考证和分析,并置入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与民国汉文文献进行比对,对清末青海方志以及民国人口调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检讨,初步讨论了从清末到民国三十年代该地区藏蒙人口衰减和增长的历史因素。 相似文献
58.
邢源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5):111-114
清末,在出国留学日本热潮的推动和影响下,陕西留日学生日渐增多。有的论者认为清末陕西留日学生的有五、六十人之多,有的论者却认为有七八十人之多。现据有关可靠的史料考证,已经超过一百一十人之多。他们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和阶级矛盾逐渐激化的形势下,迅速走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敲响了埋葬清王朝封建统治的丧钟。 相似文献
59.
圆形叙事模式是一种叙事结构模式,指文本叙事从起点出发,经过一个叙事过程,达到叙事终点,由起点到终点并不是按时间顺序自然发展的一种直线性叙事,而是终点又回归到起点,并对起点有所超越而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近似的“圆”。《西游记》的叙事模式正是圆形叙事的经典。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