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30篇
  免费   2217篇
  国内免费   957篇
管理学   2625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1156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1012篇
丛书文集   9649篇
理论方法论   3855篇
综合类   57402篇
社会学   4616篇
统计学   2264篇
  2025年   15篇
  2024年   553篇
  2023年   633篇
  2022年   750篇
  2021年   875篇
  2020年   1176篇
  2019年   1226篇
  2018年   1114篇
  2017年   1377篇
  2016年   1379篇
  2015年   1667篇
  2014年   3922篇
  2013年   5025篇
  2012年   4921篇
  2011年   5654篇
  2010年   4530篇
  2009年   4601篇
  2008年   4855篇
  2007年   5825篇
  2006年   5924篇
  2005年   5196篇
  2004年   4914篇
  2003年   4832篇
  2002年   3976篇
  2001年   3382篇
  2000年   1829篇
  1999年   579篇
  1998年   317篇
  1997年   254篇
  1996年   208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微博环境下的师生互动与日语课程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是随着科学技术与网络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流行的社交媒体,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不断受到教育者们的重视。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对一名日本外教及其学生在微博环境下的交流互动活动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了在微博环境下,师生是如何进行交流互动的,又是如何促进日语的教与学的。文章首先采用质性研究,对课程期间外教微博上师生的交流内容进行内容分析,发现通过微博,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工具性(学业)和情感性的支持,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能够从认知、情感等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构建亲密友好的师生关系。然后使用问卷对学生使用微博与教师进行互动的情况及感受(主要包括"微博对课程的益处的感受"及"个人投入和满意度"两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在"微博给课程所带来的益处的感受"和"个人投入及满意度"上的得分在中等偏上,但是通过微博与教师进行过互动的学生比没有互动过的学生在两个方面上具有显著差异,互动过的学生报告受益更多,个人投入和满意度更高。同时还发现,大二学生比起大三学生在这两个方面的感受更积极。总之,将微博作为传统课堂的辅助工具,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有助于相关课程及语言的学习。  相似文献   
902.
陈植锷先生遗著《石介事迹著作编年》对石介一生求学、仕宦经历、学术交游活动以及诗词文章的写作时间做了详尽挖掘研究,对石介生活时代的政治背景、学术界人物活动皆有阐发。但书中对石介部分作品如《麦熟有感》诗、《代郓州通判李屯田荐士建中表》、《上范思远书》、《上徐州张刑部书》、《上徐州扈谏议书》的写作时间的判定不尽准确,需予以辨析。  相似文献   
903.
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部分“以人为本”确立为全党的行动指南和指导思想。新形势下,习近平同志赋予了“以人为本”新的科学内涵,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以人为本”之“本”写入党章;并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来源去粗取精,总结出治国理政的新经验。党的十八大丰富了“以人为本”思想,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04.
《庄子》对政治生活的思考以"四问而四不知"为起点,以浑沌之死为终点,"知"作为"人的机制"乃是凿破浑沌的关键。"不知"不是知的"否定",而是意味着更深层的"不知之知",从"知"到"明"到"神"的层层深入、上达的认识运动,内蕴在"不知之知"的深层。也正是"神"、"明"构成了通达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帝王之德的内容,与此相对,"知"则将认识限制在"人的机制"中,阻碍了对未知的天道、地道的开放。就此而言,庄子以"不知之知"为起点的政治思考,通向的则是天地人三才贯通的帝王政治类型。  相似文献   
905.
张婷婷 《学术探索》2014,(12):95-101
文章对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影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新世纪少数民族影视在传播民族文化中面临的四大困境:影视体制机制决定民族文化传播的内容,少数民族影视对民族文化的传播有局限性,影视传播的民族文化内容受多种因素制约,受众数量直接决定少数民族影视的传播效果。提出新世纪少数民族影视对民族文化传播,国家应从政策上加大对少数民族影视的扶持力度,少数民族影视所传播的民族文化应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少数民族电影创作应避免模式化倾向,同时,要增强少数民族影视的商品意识。  相似文献   
906.
论述了我国环境问题呈不断恶化趋势,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现状。分析了环保执法效果不佳、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利益分歧、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合谋、以及地方政府官员的个人利益等影响环保执法有效性的因素。提出了推进税制改革、对环保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加强政府对企业的环保扶持、建立环境公民诉讼制度、改变政府官员的考核和晋升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907.
《萨勒姆女巫》是一部因个人过失在混乱的世界中丧失身份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道德升华、完成救赎的平民悲剧.米勒巧妙地运用合唱团、突转和发现等传统戏剧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并引导观众审视历史和现实.同时,米勒开拓性的塑造了一位平民悲剧英雄并表达了积极乐观的悲剧精神,激发了观众的共鸣和心灵净化之感,并为因个人过失而陷入道德困境的人提供了道德启谕.从对传统戏剧手法的继承和开拓两方面对《萨勒姆女巫》进行剖析,在总结米勒悲剧观的基础上揭示该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主题思想,挖掘米勒对人性的思考和教谕.  相似文献   
908.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阿勒泰地区的实际出发,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应努力实现“新区建设、牧民定居、优势资源深加工”三大突破,以增加财政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主线,努力做好“工业强区、投资拉动、项目先行、引大扶强”等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909.
新闻法治是依法治国的一部分。新闻法治的基本理念包括:知情权、维护"人格权"、更正与答辩权、保密权等。媒体报道司法的权利源于公民对司法信息的知情与表达权;媒体报道司法的法律限制目前主要是要协调媒体报道司法的自由与人格权,即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等的冲突;重提新闻专业精神是协调该冲突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910.
当前,各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其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在逐渐提高,但在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制度等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只有推行实践教学课程化,树立实践育人的理念;探索实践教学的途径,丰富实践育人的形式;健全实践教学的机制,确保实践育人的长效性,才能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