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148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90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1200篇
社会学   71篇
统计学   8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我国能效标准和标识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能效标准、标识制度是确定能源节约与浪费的尺度,是政府对节能实行管理和调控的有力措施,也是衡量用能单位是否达到节能的准则。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能效标准、标识制度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完善我国能效标准、标识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72.
随着补贴退坡和双积分等重要政策接连出台,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新时代。2017年,私人购买量大幅上升到41%,汽车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上升,三元电池装机占比显著增加到44%,车桩比有所下降。双积分政策在2017年正式出台,加上国家和地方补贴的进一步退坡,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从政策驱动过渡为市场驱动阶段。但私人消费需求还有待进一步激发,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仍需突破,充电设施的建设与运营面临挑战。双积分和补贴退坡等重要政策实施后,中国汽车行业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从政策支持与行业发展来看,燃料电池汽车及电动汽车智能化融合发展将是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3.
文章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安徽17个城市2000~2007年间能源利用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通过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测算与分解,分析了安徽能源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源泉、区域差异原因与跨期生产率动态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考察期内技术效率制约安徽能源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而技术进步是安徽能源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74.
图们江下游地区比邻俄罗斯和朝鲜,在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图们江区域经济政治环境的改善和地区合作开发步伐的加快,以俄罗斯远东地区石油管道建设为契机,引进石油资源,建立能源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千万吨炼化项目,对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5.
我国不同地区能源利用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从时间趋势上来看,变动也比较复杂。为找到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利用1995—2008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对外开放程度、政府控制力和教育水平对能源效率的改善有显著正效应,而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与能源效率则负相关关系,技术进步变量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6.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该系统根据供水管网的用水情况,调整水泵投入台数及转速,实行全自动恒压供水,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其水泵用变频器软启动,对电网无冲击,能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7.
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是北京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首先介绍北京市能源发展现状,然后分析北京市能源发展存在的风险。最后结合国外各国先进节能经验,从经济发展模式、从产业结构调整、行业结构布局等方面来探讨降低北京市能源强度的路径选择策略和节能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8.
We examined factors underlying people's willingness to take action in favor of or against nuclear energy from a moral perspective. We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tudy among a sample of the Dutch population (N = 123). As expected, perceptions of risks and benefits were related to personal norms (PN), that is, feelings of moral obligation toward taking action in favor of or against nuclear energy. In turn, PN predicted willingness to take action. Furthermore, PN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ceptions of risk and benefits and willingness to take action. In line with our hypothesis, beliefs about the risks and benefits of nuclear energy were less powerful in explaining PN for supporters compared to PN of opponents. Also, beliefs on risks and benefits and PN explained significantly more variance in willingness to take action of opponents than of supporter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a moral framework is useful to explain willingness to take action in favor of and against nuclear energy, and that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o protest in favor of or against nuclear energy when PN are strong.  相似文献   
79.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the transport system and measures of resource consumption such as material and energy consumption over a 60-year period (1937–1997) in the UK. Non-motorized transport and time consumption for mobility are estimated in addition to conventional measures of transport. During the period analyzed, the UK population grew by 20% while transport of goods and persons increased more than threefold and material and energy consumption almost doubled. The transport intensity of domestic material input (DMI) doubled to 300 ton-kilometers (tkm) per ton of DMI while the transport intensity of domestic energy consumption (DEC) doubled to 20 tkm per gigajoule (GJ) of DEC. Thus, while the material and energy intensity of GDP declined significantly, a well-established trend in many advanced countries, the transport intensity of material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rose. These findings suggest a close link between trans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ong-term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s. In the case of personal transport, a rebound effect was also observed: whereas the average speed of transport has greatly increased, the average number of hours per day devoted to personal transport has not declined.  相似文献   
80.
作为一种文化唯物主义理论,西方流行的"文化进化论"中有一些成分值得中国地域文化研究加以批判借鉴。其中,"文化生态学"和"文化进化能量法"以及"新进化论"等学说,均在一定程度上与唯物史观有所契合,对我们解剖中国地域文化的异同提供了某种基本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