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2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149篇
民族学   12篇
人口学   28篇
丛书文集   114篇
理论方法论   56篇
综合类   1282篇
社会学   83篇
统计学   8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the transport system and measures of resource consumption such as material and energy consumption over a 60-year period (1937–1997) in the UK. Non-motorized transport and time consumption for mobility are estimated in addition to conventional measures of transport. During the period analyzed, the UK population grew by 20% while transport of goods and persons increased more than threefold and material and energy consumption almost doubled. The transport intensity of domestic material input (DMI) doubled to 300 ton-kilometers (tkm) per ton of DMI while the transport intensity of domestic energy consumption (DEC) doubled to 20 tkm per gigajoule (GJ) of DEC. Thus, while the material and energy intensity of GDP declined significantly, a well-established trend in many advanced countries, the transport intensity of material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rose. These findings suggest a close link between trans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ong-term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s. In the case of personal transport, a rebound effect was also observed: whereas the average speed of transport has greatly increased, the average number of hours per day devoted to personal transport has not declined.  相似文献   
112.
苏曼殊:无法救赎的自我--兼与李叔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曼殊皈依佛门是由于"壮士"的理想无法实现和"美人"的情意不能解脱之后的一种自我救赎,这种皈依是苏曼殊的一种外部行为,并非一种内在的真诚信仰,因此苏曼殊注定无法救赎自我.  相似文献   
113.
在刑法中增设"见危不救罪"是否可行,本质上属于刑事立法范畴.由于见危不救概念与内涵的复杂性,所以在立法上宜区别对待.而刑事立法又受诸多因素制约,从而对"见危不救罪"的思考远未结束,新的思想与内容在进一步的分析中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114.
作为一种文化唯物主义理论,西方流行的"文化进化论"中有一些成分值得中国地域文化研究加以批判借鉴。其中,"文化生态学"和"文化进化能量法"以及"新进化论"等学说,均在一定程度上与唯物史观有所契合,对我们解剖中国地域文化的异同提供了某种基本视角。  相似文献   
115.
对变风量(VAV)空调系统末端装置的工作原理与功能作了简要介绍。对具有代表性的VAV空调系统末端装置的结构作了说明。分析了VAV空调系统末端装置的控制功能及特点。  相似文献   
116.
 本文利用我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和改进的结构系数分析了我国主要的能源部门(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产业关联度。从各个能源部门与国民经济的不同关联效应出发,对我国能源产业多元化的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7.
本文利用热力学原理,计算晶格能和自由能变,根据晶格能及自由能变来判断离子型卤化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8.
119.
以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组织开展的CHIP(中国家庭收入调查)在2014年进行的入户调查数据为样本,在ELES(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分别比较分析了城镇、农村和流动人口三类家庭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的基本消费支出、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并针对实证研究结果进一步对优化流动人口家庭消费结构、改革最低工资标准等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0.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女性文本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离家出走"者。面对苦难和冷漠的生存环境,他们断然逃亡了;逃亡是一种自救,期盼改善生活,然而逃亡也充满了无奈,没有人能全新地"重建"。这种逃亡者,与以前文学中追求个性解放和社会解放的逃亡者不同,他们更真实地揭示了潜在的社会心理;如此写作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文学的本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