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0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64篇
管理学   305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11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78篇
丛书文集   773篇
理论方法论   480篇
综合类   4785篇
社会学   879篇
统计学   30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518篇
  2013年   583篇
  2012年   1111篇
  2011年   569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356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307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以陕西省岐山县G村社会调研数据为基础,对西部农村居民的政治关注度、参与度、满意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认为西部农村居民的政治参与水平不高。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政治参与水平的人口学变量以及政治效能感因素,研究发现:人口学的关键变量、内在与外在的政治效能感均对政治参与有显著影响,为此提出通过有效的社会治理举措,以改善人口学变量中关键因素,提升农民的政治效能感,从而有效提高农村居民政治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82.
新时代网络社会的不确定性、突变性等特征极大地颠覆了重大工程社会矛盾的阶段演化特性,对传统封闭性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设计提出了新挑战,具有多元非中心性的公众参与在应对该挑战中可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基于裂缝假说分析重大工程社会冲突困境,提出建立与公众参与水平相匹配的参与制度是困境化解的关键路径;将公众参与成熟度作为公众参与水平划分工具,按照低、中、高将其划分为3 个水平;引入网络化治理理论,建立与公众参与水平相匹配的公众参与机制,即形成“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型、“政府引导-社会组织介入”型、“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合作”型机制,推动公众参与引导重大工程社会矛盾的自我疏导、自我治理和自我化解,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网络化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83.
党的十八、十九大均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十九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的出台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但公众的参与程度与许多因素有关。在积极发动和鼓励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可发挥新媒体协商平台的作用,提高新媒体的回应能力,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公众应借助新媒体互动平台的功能,进一步提升生态意识,践行生态行为,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环保组织要发挥新媒体的聚焦作用,推动环保组织的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84.
通过构建一个农民工追求跨期效用最大化的OLG模型,理论分析了均衡条件下农民工收入及风险偏好因素对其养老保险参与决策的影响;基于全国31个省市的调查数据,利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个人与家庭特征、收入与土地、务工状况与预期等因素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与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务工与务农收入对农民工参与养老保险决策的影响并不显著,而恩格尔系数和非收入性因素却大多显著地影响了农民工的参保决策。为此,一方面,要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生活宽裕程度和支付能力,使之更有意愿和能力参与养老保险;另一方面,要增强农民工对未来生活确定性的预期和安全感,使之参与养老保险的水平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85.
基于山东N村手套加工厂及其环境影响的调查发现,村落内生企业的关系嵌入与乡村社会分化的叠加效应,是大多数村民面对环境危害而保持沉默的乡村逻辑。乡村作为兼具乡土底色与经济理性的生活共同体,被企业污染建构为具有统合性的整体受害者圈。“同住一个村”的共同体意识形塑大部分村民的环境沉默行为与少数积极分子环境抗争的自我克制,而企业生产建构的获利者群体进一步分化了受害者圈层,村落“双重圈层”互嵌式关系格局阻隔村民通过集体行动制止企业污染的底层路径。农村内生污染企业的嵌入属性加深了村落社会分化、侵蚀了农村环境治理的社会基础,更提醒关注农村污染企业的社区嵌入与村民环境行为选择的复杂性关联。  相似文献   
86.
高国升 《学术界》2012,(6):166-173,287,288
当前对休谟的研究常把他和启蒙运动相隔裂.通过对休谟代表性著作《人性论》引言的分析,可以发现他和法国启蒙思想家共享认识世界的“力学模式”和实验方法,都试图将当时在英格兰兴起的“自然哲学”应用于人类境况,都致力于用对人类生活有用的经验研究所产生的新理论代替传统形而上学.同时,休谟对经验主义方法自身的局限有着更为健全的认识,主张在经验和可观察现象范围内的实验方法.这一认识在我们反思启蒙时极富价值.  相似文献   
87.
Insight into measures of peakedness, heavy-tailedness, and kurtosis can be gained by studying Ruppert’s ratios of interquantile ranges. They are not only monotone in Horn’s measure of peakedness when applied to the central 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but also monotone in the practical tail-index of Morgenthaler and Tukey, when applied to the tails. Non-parametric confidence intervals are found for Ruppert’s ratios, and sample sizes required to obtain such intervals for a pre-specified relative width and level are provided. In addition, the empirical power of distribution-free tests for peakedness and bimodality are found for some symmetric distributions.  相似文献   
88.
How do children experience a participatory TV cultural policy project and, related to that, which views do they share on cultural policy matters? These questions guided a case study on a TV show aired on the Flemish children's public service channel, which staged children as cultural experts. Although the programme was presented as a participatory project, we found that the children's views were minimally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e children also expressed concerns about how (their) art and cultural practices were represented. Yet, from a cultural policy perspective, the children accepted adults’ authority in art and cultural matters.  相似文献   
89.
通过文献统计初步得到频数较高的人力资源经理胜任力资料,然后从人力资源经理角色、工作职责、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中人力资源经理胜任力的对比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问卷调查初步建立了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胜任力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90.
Discipline in schools is a topic of enduring public interest and concern. This article reviews findings from three recent research studies, which gathered views of young people on this issue in mainstream, alternative and special school settings. It reveals the confusion and frustration of students seeking to contribute to the debate, often on aspects that affect them directly and significantly. Their reflections are contextualised within a discussion of different conceptualisations of discipline, and from there, it is argued that, by strengthening the voice, power and presence of young people in dialogue on this key issue, the debate itself will be more relevant and well‐focu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