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9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25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662篇
社会学   2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在世界文学的茂密丛林中,莎士比亚无疑是一棵参天巨木.他对东西方戏剧文学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作为一位人文主义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多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很少有人论及其作品风格中显现的浪漫主义因素.从莎氏的代表作品及所处的社会背景及当时的文化潮流出发,来研究一下莎士比亚作品的浪漫风格,进而揭示出其作品思想的深层意义,是一个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浪漫是湖南现代话剧作家创作的一大风格,该风格的产生与湖湘地域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在奇山秀水以及浓厚巫傩风尚的滋养与孕育下,湖南现代话剧作家或将丰富想象力投注于作品,通过非常态情节的叙述令其呈现出浓郁的传奇色彩;或借助爱情故事和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痴情男女形象的描绘,表达崇情尚性的情爱观。受时代风气的影响,湖南现代话剧作家笔下的浪漫还表现出集融地域文化与时代风雨的别样形貌特征,如直白抒发情爱欲望,表现主体精神自由“灵”与社会现实“肉”间的分裂与矛盾等。  相似文献   
13.
刘萧的长篇小说《筸军之城》,究其内部属性而言,实为当代文学制度规约下的宏大题材小说,其以浓厚的女性自我意识、家族观念和边地风情为写作基础,写就了超越的族裔认同、国族想象,并意图获得一种超越的文化认同;在叙事技巧层面,小说以替补与重复的方式塑造英雄,在母性情怀与男子气概之间寻求平衡,以此建构了筸军的英雄血统,进一步丰富了湘西世界的“边地”内涵。  相似文献   
14.
木偶戏剧既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丰富幼儿认知、开阔幼儿眼界的重要教育资源。当前运用木偶戏剧资源开展相关活动的幼儿园数量相对较少,在有限的应用当中也存在教师自身对利用木偶戏剧资源认识不足,木偶戏剧资源利用表面化及形式化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根据孝义木偶戏剧独有的艺术特点,从木偶戏剧的欣赏活动、表演活动与制作活动三方面,对如何将孝义木偶戏剧应用到幼儿园活动进行了探讨,为幼儿园运用孝义木偶戏剧这一文化资源组织相关活动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将戏剧游戏运用于故事剧主题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过程中,应根据主题推进的不同阶段进行灵活选用。在故事剧主题开展的情节与角色熟悉阶段,可选用节奏步行、大风吹、雕像师、十级音量、yes/no等游戏;在情节与造型拓展阶段,可选用情绪体验馆、动作传真机、身体作画和拼合物件等游戏;在升华表演与情感阶段,可采用抛球说心声、松鼠与树、记忆相册等戏剧游戏。  相似文献   
16.
晚清私寓是戏曲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它既是一种培养艺人、传承戏曲的组织,同时又具有浓厚的娱乐性,形同歌楼酒馆。私寓弟子演戏之外,亦凭借自身姿色,兼营侑酒等娱乐活动,同时具有倡、优两种身份。因而,与普通的科班、戏班等传承组织相比,私寓在弟子的来源与选择、培养方式、师徒关系等方面,均有鲜明的特色,并对后世戏曲的面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中在阿富汗出土了一叶梵语戏剧残片。本文介绍了哈特曼教授对该残片的转写与英译,并结合汉译佛经中与印度古代戏剧表演相关的史料,为中印(或梵汉)戏剧关系史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典戏曲描写中,"咒语"常出现在唱词和科白里。就形态上看,可分为自咒与他咒两种类型;就内涵上看则涉及爱情生活、巫术攻侵、战事、佛道文化等等方面。对这些咒语事象作民俗文化学角度的考察,探究它们的形式、内涵、源流、变化及其在其它文体文献中的反映,可以见出文学母题学的传承性意义,以及戏曲作品"叙事单元"模态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Chinese television dramas over the past decades have seen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various narratives, but no other narratives speak to the emerging urban middle class's fear and anxiety more palpably than the stories of the maid. However, despite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the maid stories among urban viewers, most of these stories do not resonate with domestic workers themselves. How do we make sense of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the maid stories among urban viewers? And how do we account for the differentiated capacity to resonate and identify with the characters among viewers? These are important questions to consider if one is to understand the new cultural politics of power and social formations in post-Mao China. In this paper, I explore some of the crucial ways in which a controlling gaze is facilitated and naturalised by the visualisation of place and space in these dramas. Then, through both critical analyses and engaged ethnography, I demonstrate how two sets of controlling gaze—everyday and televisual—reinforce and justify each other. Finally, I advance the concept of “peripheral vision,” which, I show, denies the modernist “master” narrative of the city and, instead, empowers the subaltern figure with an epistemological position of “eye-witness” and anthropologist of the city.  相似文献   
20.
神话史诗《布洛陀》的世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壮族摩教经诗《布洛陀》作为民间宗教摩经的经典,赞颂了主神布洛陀这一神话人物,保存了许多原始神话的成分和元素,可以视为“神话史诗”;该史诗反映了人类社会文化历史的一般情形,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而作为民间信仰摩教的代表,揭示了民间宗教信仰之类,也具有世界意义。《布洛陀》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神话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学科研究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它不仅是壮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