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30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62篇
理论方法论   88篇
综合类   842篇
社会学   67篇
统计学   1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家庭在中国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五四作家从自己的家庭体验出发,立足文化更新的背景反思家庭问题。他们通过演绎家庭故事,不仅重新审视一种文化、一种制度、一种生活方式和心理动向,同时也无情地解剖自己,并试图以现代的价值准则去思考更为广泛深刻的家庭问题。五四时期轰轰烈烈的家庭革命,为五四小说的家庭叙写提供了现实依据,而反叛传统时所面对的道德与情感困境,导致了颠覆的艰难与重建的尴尬。  相似文献   
52.
《围城》与《历史人》都是著名校园讽刺小说.其代表人物李梅亭与霍华德·科克都是生活在动荡时期相对平静的大学校园“围城”中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言与行的矛盾、表与里的抵牾,在职场生涯中道貌岸然的显性身份表象与其庸俗无聊、滑稽可笑的隐性角色扮演形成的伦理悖论,无疑具有强烈的喜剧效果和深刻的反讽性质.由于人物所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不同,其伦理悖论又各具特点,李梅亭身上散发出陈腐的朱熹式伪道学气息,霍华德·科克则是在激进外表下包裹着极端利己主义.李梅亭与霍华德·科克形象蕴含的伦理悖论在知识分子中具有一定典型性,其形象既为历史存照,也对今天重塑大学灵魂、重塑知识分子健全人格具有一定镜鉴意义.  相似文献   
53.
阿奎那认为,自由适用于发自理智和意志(即理性能力)的行为,阿奎那称其为人性行为。人性行为即伦理行为。人的伦理善之完成(道德实践)同时仰赖理智与意志两者的相互配合,而人的行动由潜能到实现的过程端赖自由意志的促动。追求伦理之善即追求人性的成全与自足。意志自由因包含“对已之爱”指向现世人生,又以终极之善为最终的超越指向,并遵循自然法或本性之律之规定,由此而在伦理之善的神圣与世俗间构架起通桥。  相似文献   
54.
钟媛媛 《兰州学刊》2009,(12):24-27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媒体的功能逐渐强大,同时,媒体的道德失范现象也日益凸现。当前传媒责任缺失的四大表征:真实性的缺乏、公正性的缺位、媒体腐败以及媚俗化倾向,不仅极大影响了传媒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成为人们对传媒责任之伦理诉求的现实背景。  相似文献   
55.
试述高校贫困生救助的伦理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美 《云梦学刊》2009,30(2):93-94
高校贫困生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值得关注的特殊群体,旨在缓解其经济状况的相应的救助体系也在完善之中。但是关于救助贫困生的隐性伦理问题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而这正关乎个体存在之为根本的人格尊严,同时通过救助使善良的本意和互助的美德得以发扬光大,是救助更深刻的伦理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56.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品牌文化已经成为竞争的主题。而师德是从古至今都一直受到歌颂的,在现代利益文化的熏陶下,师德显得更加的重要。在高校的竞争中,师德建设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环节。从师德建设的必要性着手,着重分析了师德建设在营造高校品牌文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诸多的伦理困惑, 科研必须受伦理的规范和引导,尊重伦理的基本价值。深入探析科技与伦理的内在关联性,保持二者间的张力与平衡,是未来科技发展与伦理全面进步的基础。在科技成为强势文化的背景下,尤其要强调伦理对科研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58.
“微公益”是指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入手开展公益活动,注重由少积多的公益行为。与传统的公益活动相比,微公益呈现出参与人数多、事情小、目标明确、针对性强、运用现代传媒方式等特点。结合微公益呈现的特点,对微时代下的人人公益行为以及微公益过程本身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如社会信任、道德自觉性、法律关系、公平性、权利与义务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重庆市公民进行了关于微公益认识与伦理问题的调查研究,从伦理学、社会学的视角着手,介绍微公益伦理问题的表现,分析微公益伦理存在的原因,提出从法律法规的制定、监管力度的完善、诚信品质的落实及网络道德的建设等方面应对微公益凸显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59.
《母亲》是赛珍珠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七部作品之一,也是赛珍珠作品中最为独特的一部.“母亲”的共名身份,是在特定生存环境所编织而就的伦理关系网中确立的;其身份危机与角色冲突导致了一系列伦理困境:“母亲”的生命冲动与生活其间的社会空间、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冲突产生的伦理困境,诚实与谎言、忠诚与背叛、珍视生命与对生命扼杀两难导致的罪与罚的伦理困境,女性身份认同与性别歧视观念的矛盾导致的伦理困境等.赛珍珠用“共名”身份塑造的母亲形象,使“母亲”成为中国劳动母亲们的典型形象,因而超越了个体意义而具有了普适性特征.  相似文献   
60.
习近平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互联网把世界变成了“鸡犬相闻”的地球村,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了社会发展;同时,他又指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并明确提出了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规范网络空间行为等要求.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和交互性,既给人们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和舞台,又对人们的道德要求和责任担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为主体网络信息的自由表达有其必要的边界和限度,网络行为中的责任担当对规范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的有序发展存在着积极的应然价值,自由与责任构建了网络空间最基本的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