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8篇
  免费   437篇
  国内免费   66篇
管理学   21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03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77篇
丛书文集   563篇
理论方法论   519篇
综合类   3525篇
社会学   493篇
统计学   14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614篇
  2012年   419篇
  2011年   481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464篇
  2006年   459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70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11.
Muslims constitute 2.2% of the Australian population. Given the current socio-political climate and the limited research, the present exploratory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culturation, ethnic identity, self-identity, generational status, religiosity, and demographics among adult Australian Muslims.

A cross-sectional convenience sample of 324 adult Australian Muslims completed either online or paper-based questionnaires in either English or Arabic. Recruitment was via convenience sampling and social media advertisements. Acculturation, ethnic identity (MEIM), religiosity, and demographic variables were measured.

The study sample was young and mostly female, with high religiosity levels. Acculturation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ethnic identity. From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acculturation was predicted independently by religiosity (low), age (young), gender (male) and ethnic identity (low).

First generation Australian Muslims were older, had stronger ethnic identity and religiosity, and more commonly self-identified as non-Australian. By contrast second- and third-generation were more likely to self-identify as bicultural or Australian.

In summary, acculturation of Australian Muslims is influenced by multiple variables, particularly ethnic identity, religiosity, and generation; hence all these variables need to be included in policy regarding successful integration of migrants.  相似文献   

1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龙毅 《民族研究》2003,3(3):1-9
民族地区地域广大 ,资源丰富 ,潜在市场广阔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又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了许多困难。只有切实克服这些困难和问题 ,才能有效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应加大国家的扶持力度 ,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解放思想 ,发挥优势 ,依靠科技进步 ,采取一系列措施 ,实现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3.
制订《少数民族教育条例》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障和加快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加强对民族教育的依法管理 ,国家拟于“十五”期间出台《少数民族教育条例》。本文作者作为教育部《少数民族教育条例》起草小组成员和执笔人 ,较深刻地阐述了《少数民族教育条例》的法律地位 ,制订的意义、依据及思路 ,在此基础上 ,具体陈述了自己对《少数民族教育条例》框架结构及有关内容的设想 ,旨在昭示学界 ,求教方家 ,推进《少数民族教育条例》的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114.
秦、西汉的“内臣”与“外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瑞 《民族研究》2003,(3):69-79
本文对文献记载中西汉政权处理民族关系时出现的“内臣”和“外臣”作了分析 ,归纳了它们在与中央政权关系上各自不同的特点。作者在分析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基础上认为 ,秦简中的“臣邦”相当于汉代“内臣” ,“外臣邦”相当于汉代“外臣” ;并指出文献中的“羁縻”制度等同于“外臣” ,“葆塞蛮夷”相当于“内臣” ;同时提出“内诸侯”和“外诸侯”的称呼不适合于汉代分封和民族政策 ,应以汉代习称的“内臣”和“外臣”为准。最后 ,本文归纳了“外臣”向“内臣”转化的途径和原因 ,提出中央政权军事力量的壮大是完成此转化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115.
新世纪中国民族地区面临的最大机遇是社会发展指标追赶的机遇,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类贫困,从而使民族地区传统发展战略和宏观管理政策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本文依据具有民族地区代表性的云南地方干部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结果,通过考察民族地区发展战略的制定者和宏观管理政策的执行者——民族地区干部——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6.
本文从族群概念的争鸣入手,以两岸客家和台湾族群的建构为实例,阐释了族群——族群认同——族群建构论这一组密切相关的概念的内涵,在肯定族群建构论合理性的同时,也指出了在台湾族群建构过程中建构论被过分夸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7.
为祖国作出过重大历史贡献的回族在新时期也应该而且能够为祖国作出新的贡献,这些新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化上结构性的贡献如义利统一、理欲平衡、公私兼顾;二是经济上的贡献如多元并举的产业理念、市场伦理;三是政治上的贡献如和谐理念和协商政治等等。  相似文献   
118.
马升 《青海民族研究》2005,16(1):118-120
2003年9月1日实施的《法律援助条例》关于民族法律援助的相关问题,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性需要从立法到具体法律实践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9.
宗教应对: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教与应对密切相关,当宗教的行为和思想用于压力应对时,这样的应对便称为宗教应对。文中对宗教应对的内涵、宗教对我国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的影响进行了阐述,指出宗教应对是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的一种特殊方式,包括宗教行为应对和宗教思想应对。研究少数民族宗教应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0.
论民族权利与宪政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民族权利与宪政建设的关系 ,分析了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民族权利发展方面的新特点和新问题。作者认为 ,为了进一步保障和发展民族权利 ,必须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的宪政建设 ,处理好民族自治权与民族其他权利的关系 ,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宪政建设的关系 ,处理好秩序稳定与自由权利发展的关系 ,处理好基本权利制度与具体法律保障制度的关系 ,加快民族权利法治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