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400篇
社会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论王安石“善恶由习”人性论的理论渊源及其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人性论是王安石人性论形成的理论来源。传统伦理思想史上的人性论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论、荀子的性恶论、世硕的性有善有恶论、董仲舒的性三品论、扬雄的性善恶混论和韩愈的性情三品说。王安石批判地吸收了前人的人性论成果,形成了他的"善恶由习"的人性论。他的人性论给传统人性论注入了新的内涵,开拓了新的境界,因而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2.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存在着不少失败者,如蚩尤、共工、刑天、鲧。这些失败者在后世不断地被妖魔化,表现是其拥有丑陋怪异的外貌、怪异的本领、丑恶的品质,甚至其功绩也被否认;被妖魔化的原因是受历史意识、传统伦理意识以及后世人为宗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分析主人公布朗所受到的三次打击及此后痛苦的觉醒过程,揭示了他如何一步步受到内心邪恶的驱使,又逐渐觉醒认识到周围人的伪善邪恶的本质。但是他虽然认识到罪恶却又无法认清自己,也不能挺身与之抵抗,最终变成了一个异化的人,孤独绝望地死去。  相似文献   
74.
新形势下高校应对宗教渗透问题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国外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高校进行宗教渗透的新形势,指出高校应对宗教渗透问题需要处理的几种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高校应对宗教渗透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5.
熊十力先生反对将“体”“用”截成“两片”,并看到了宇宙发生流行中海沤不二的终极本体,但是熊先生却又将心分为“本心”和“习心”。我们可以追问,若是“体用不二”,“本心”与“习心”何以截分?或者说“本心”和“习心”的关系如何?“境不离识”,可同样“识与境存”,而“识”(习心)本即是“本心”的流行,在新的意义上可以说“境不空”而“识亦不妄”,“本心”即是“习心”,心本无二。  相似文献   
76.
端午节源于古代人们对“恶月恶日”季候的深刻观察与体验.期祈“驱邪禳灾”而产生的具有现代卫生防疫因子的系列循理应对法式与习俗。建构端午节的民俗活动都汲取着中华医药文明养分,形成了神秘而又极具医学理性的古代社会卫生防疫理念。端午节就是古代社会拥有深刻公共意识和广泛民间基础的卫生防疫节。  相似文献   
77.
描写社会和人性的阴暗面是霍桑作品的突出特点,《红字》是其中之一。这部作品突出了他本人独特的思想和对人性的理解。《红字》通过海丝特的人生之梦、丁梅斯代尔的救赎之梦和齐灵渥斯的罪恶之梦,在揭露社会罪恶和人性丑恶的同时,对善良的主人公寄予了极大的同情,肯定了人性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8.
唐田恬  王丽萍 《阅江学刊》2011,3(6):119-125
师陀代表作《期待》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把握作品在情节处理、时空观照和叙述设置上的双重性以及作家从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分寸和传递出的对革命、对时代、对命运的态度等,有助于研究者深入作家的内心世界,窥见一个曾经热心革命的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将热情转化为温情,将同情升华为悲悯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79.
吴宓、缪凤林是"学衡派"中谈论人性较多的学者.他们主张人性二元论,认为人性有善有恶,可善可恶.他们的人性论有重要的西学背景,但主要是对中国传统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的复归,表现出"学衡派"作为文化民族主义派别的一些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0.
The study examined the impact of the circumstances of childhood sexual abuse on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and depression among female adult survivors of childhood sexual abuse.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225 Israeli women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identity of the perpetrator (nonfamily perpetrator versus a family member perpetrator). A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 was used consisting of the following scales: demographic variables, the Traumatic Events Questionnaire, Childhood Sexual Experiences Scale,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ymptom Scale, and Depression Scale.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he identity of the offender significantly differed between groups only if intercourse had occurred. Women who experienced coerced intercourse sco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on depression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compared to those who experienced other forms of childhood sexual abu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