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20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611篇
统计学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网络社会就其一般本质而言,它蕴意着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的存在方式变化的内在根据。网络社会对人的存在方式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网络社会改变了人的社会关系及主体感受;网络社会改变了人的交往方式,丰富了人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为主体开辟了新的实践形式。人类应学会在网络社会中更美好、健康地生存。  相似文献   
22.
《空中之鸟》以纯粹的形式体现了雕塑的三种语言:体感、量感、质感。雕塑是体感、量感、质感的艺术,这句话用抽象的术语表述出来,也就是,雕塑是"存在"的艺术。中国书法的基本精神是"变化",雕塑艺术的基本精神是"存在"。  相似文献   
23.
从太白诗作看,他对现实对人生的态度是:对之只当作一种把玩,一种游戏,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为之牺牲自己的自由与快乐。这就使得李白自身的存在和他的诗歌,在现实世俗世界中,都只能作为一种形象出现,而他的介入现实也只是一种意识的努力,他的诗歌始终摆脱不了第三者的形象和声音,并成了他塑造自我形象的手段,是一种试图证明自己的存在的方式。  相似文献   
24.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本身具有多种语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是从多个语义的角度使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马克思使用多语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六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5.
<狂人日记>的文本存在,不仅是鲁迅对中国现代小说技法所开创的世纪性探索,而且是为寻求人文主题的语言生存,借现代小说独异的"叙事策略"所进行的一次"文化探险".对小说主题进行文化释读与对小说文本进行文学释读,是准确而全面释读"鲁迅文本"的基本视界.  相似文献   
26.
受传统形而上学思维的影响,“普世价值”被看成是一种超验的、自在而在的“价值自性”或“绝对理念”,其实普世价值根本上只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根源于人类现实生活所形成的一种普世性的价值共识。普世价值的客观存在是不可否认的,其存在具有共识性、全球性、自发性、时代性和原则性等主要特点。普世价值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就在于,它为全球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提供共同的价值前提,也为每一时代的人类生活提供基本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27.
当前,国内不少学者认为权利和义务的关系问题乃法哲学基本问题,纵观法哲学发展史,法哲学理论研究无不是围绕着法的思维与法的存在及其相互关系而展开的,因此法哲学基本问题则应界定为法的思维与法的存在的关系问题,明确法哲学基本问题对于法哲学理论研究与法治实践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8.
森林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森林为人类提供生物资源及适宜的生态环境.人类应该停止毁坏森林并自觉保护森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9.
卢卡奇在总体性问题上基本符合马克思的思想,但在主体-客体关系问题上,却没有摆脱唯心主义的窠臼。这样导致他在对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的思考中总有失偏颇,像一个钟摆,时而摆向自然,时而摆向社会,割裂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1)早年提出了“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2)晚年强调“自然存在对社会存在”的基础作用。文通过马克思的自然、人化自然、自觉自由活动来阐明自然-人-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30.
诗化与自毁——哈姆雷特悲剧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化意识本身并没有直接导致哈姆雷特的悲剧,但却赋予了他独特的生存状态和世界观,进而影响了他在命运面前的选择。深入探索诗化意识在哈姆雷特悲剧中的意义,是理解整部作品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