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1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09篇
理论方法论   75篇
综合类   1642篇
社会学   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客观属性。模糊语言表情达意的作用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文学语言的模糊化是作家对语言艺术处理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本文从翻译美学的角度,探讨杨宪益、戴乃迭译本与大卫.霍克斯译本对《红楼梦》中模糊语的美学意蕴的艺术再现。  相似文献   
992.
论诸子思想对环境美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先秦诸子提出的人格美学范畴,对环境美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环境艺术(建筑、园林)的基本趣味。如非礼弗履、阴阳和谐、有无相生、道法自然等等。中国环境艺术与诗、书、画等艺术形式殊途同归,最终,都走向一种对情景交融之"境"的追求,成为人生境界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993.
西方艺术丑的历史流变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艺术丑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1.古典时期,附属于艺术美;2.现代时期,开始与艺术美携手并进;3.后现代时期,挣脱艺术美的束缚,独立存在。在艺术丑的这一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五大特点:1.表现对象经历了由重外在到重内在的转变;2.创作手法经历了由再现到表现的转变;3.社会职能经历了由救赎功能到批判功能的转变;4.艺术特色经历了由尚共性到尚个性的转变;5.艺术风格经历了由“唯美”到“唯丑”的转变。当然,这些转变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994.
无论从武术实践还是从武术理论的角度看,“形神”在武术套路中所占的地位都是极其重要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维方式,从总体上阐述了“以形写神”、“以形写形”、“写意传神”是武术套路“形神论”的三种美学特征和不同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995.
萨特的实践观经历由个人实践向社会实践的转变,这一转变表明,人类对实践的认识是处于不断地深化与发展之中。实践美学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学科。在人类审美的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关系等问题上,实践美学仍具有解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6.
现当代戏剧纷繁复杂、昙花一现的各种形式也反映了在“现代性”的“解构”和“重建”的双重取向之间,艺术主体心灵的浮游状态。从艺术的主体心理动因角度,对戏剧艺术的发生、发展及其现代状态进行史论方面的探讨,可见人类主体心理需求是戏剧艺术形态的内在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997.
美学本体论问题的发展态势在美学史上经历了“正-反-合”三个阶段,即经由以“客观论”和“主观论”为主流的两个阶段之后,最终走向符合美学特殊性的“主客二元合一论”阶段。美学本体论之所以走向这样的终极形态,根本原因在于美学的原始根基乃是“感性学”。明辨美学本体论问题的特殊性状与发展走向,对于深入全面地探讨美学史和美学理论中的诸多问题,特别是探讨当前美学理论形态逐渐从“本体论美学”向“存在论美学”转型的问题,都很有必要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998.
李宛平 《南都学坛》2005,25(4):68-70
唐代司空图“韵味”说的提出,解决了诗歌的表层题材和深层意味之间的关系问题。“韵味”说把诗歌分成了韵、味和致、旨两个层次,韵味的实现要求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努力追求诗歌的“醇美”,接受者在阅读诗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地领悟和创造,韵味的实现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9.
基于实践概念内涵的丰富性和多义性,本文试图从生存论的角度而不是仅仅从认识论的角度来探讨实践,从而揭示出马克思哲学对整个传统哲学的超越,凸显出马克思哲学的现代哲学特征。马克思从对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的分析入手,揭示了人和自然的原初关联,揭示了人是一种对象性、关系性的存在,揭示了这种活动导致异化又最终消除异化的内在矛盾。马克思哲学对人类的生活世界和生存状态的关注对现代西方哲学影响深远。但是马克思强调的是人的现实的感性对象性活动,所以不可能仅仅停留于唤醒人们的生命体验和个体意识,而是要通过批判的、革命的实践扬弃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通俗简朴的说唱语言是赵树理小说成功的一大因素,他在地方性与普遍性之间找到了最佳的语言结合点。从语言的基本特性即审美性、情感性和文化性三个方面对赵树理小说进行探究,以便于更进一步深入理解赵树理小说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