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38篇
社会学   6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古白话小说对文言传奇形式的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题式,使传奇集由本来的无细目或只有名号类非显事细目部分转向以主谓或动宾句式构成的显事性细目;二是体式,使中长篇传奇的部分作品带上话本与章回小说的体式特征:或加细目,或分章回,或加评赞及入话类诗文;三是语言,较多的中篇传奇趋向文言浅俗化,强化了文言小说生活化的艺术描写,但无法取得最充分的表达自由,终未写出中长篇的惊世之作。  相似文献   
52.
中希神话比较研究,一直为中西文化比较的思考元点,在神话学、比较文化学和人类学领域均多论述。集中而论,20世纪后期的研究与20世纪早期重复者众,而继之理论前提,以希腊神话为上,以西方文化为优者,尤多。理论先见大于神话析解,研究法简而旧,层层因袭,整体水准较低。然其成就有三:母题理论的运用,文化史语境的强调,史诗传统与仙话传统之差异化认识。由此,中希神话比较尚需革新方法,注重个案,树立对话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53.
童话这一儿童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类,将内涵丰富、颇具神秘感的“女巫”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女巫形象在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其形象特质开始由邪恶转向了善良,呈现出了“恶女巫”、“中性女巫”和“好女巫”的阶段性变化。童话中女巫形象的变化也预示着传统童话范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4.
20世纪90年代幼儿童话的主题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母爱的主题,真善美和知识性主题,快乐自由主题.母爱主题主要表现为幼儿对母爱的追寻和作品中母爱的自然流露,真善美和知识性主题则是对幼儿的一种提示,快乐主题又是与幼儿本性的一种契合.  相似文献   
55.
巴蜀大盆地有着久远的生命历史 ,巴蜀先民创造了人类童年时代充满瑰丽奇幻想像的神话和传说故事 ,治水、大石崇拜、羽化成仙等与“蛇”形图腾崇拜 ,构成该地域文化肇始阶段最具魅力和特色的内容 ,并且对中国文化和文学发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昆仑文化与道教神仙信仰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道教中,山是神仙的居所,也是道士修炼的仙境。神仙信仰又与山岳崇拜紧紧相连。在中国山岳崇拜中,又以昆仑最为玄远和神秘。从某种意义上说,渊源于昆仑崇拜的昆仑文化是道教文化的根柢。  相似文献   
57.
纳博科夫把伟大的文学作品称为童话,强调文学的想象性和魔力,认为这种魔力既渗透在欺骗性的叙述技巧及语言中,也表现在文本的细节里。通过将普希金、果戈理等现实主义作家创造性地解释为非现实主义作家,纳博科夫为自己确认了可倚赖的文学传统,使"文学即童话"的理论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学土壤。他对幻想性的推崇既是象征主义影响的结果,也是个人生活遭遇所致。因为并不拒绝深邃的道德内涵,他的文学观念与"为艺术而艺术"又有着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58.
东北民间故事以其独特的审美特性的构成,即思维形态的虚幻性、象征意象的隐喻性、结构模式的立体性,建构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跨越了浩瀚悠邈的时空,满足了东北民众及其他地区民众多种多样的审美需求,同时也使得东北民间故事获得了永久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59.
埃德加.爱伦.坡在作品中对女性的奇异刻画巩固了他作为“神秘恐怖的奇异故事的缔造者”的名声,其作品中许多轻妙脱俗的女性常常经历恐怖的死亡,她们或被活埋,或被损毁,或遭受精神吞噬。文章根据自体心理学相关理论证明坡是一位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其自恋型人格由他幼年时的创伤性经历引起,并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他的女性短篇小说如《贝蕾尼斯》、《莉吉娅》、《莫瑞拉》、《厄舍古屋的倒塌》都是他自恋心理的产物。  相似文献   
60.
任先大 《云梦学刊》2003,24(6):81-83
梁章钜《楹联丛话》是中国楹联史上第一部联话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文论史上一部具有理论意义和价值的联话。它的意义和价值主要凸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搜集保存了大量历代联作;二是对楹联的起源、演变作了有价值的考证;三是初步建立了楹联分类体系;四是对楹联作品的艺术美作了可贵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