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6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22篇
民族学   54篇
人口学   55篇
丛书文集   315篇
理论方法论   85篇
综合类   1863篇
社会学   110篇
统计学   2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空间理论视域下农民工“城市不融入”探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现阶段,农民工作为城市化的建设者和贡献者,遭遇到无法融入城市的不公平境遇。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空间理论为解释农民工“城市不融入”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力视角。基于空间理论分析,造成农民工“城市不融入”的主要原因是:制度空间设计下的户籍制度具有双重逻辑:既带来“城”和“乡”空间对立,又形成“农民”和“市民”身份排斥;地域空间中,住房的缺失与“城中村”形成,“寄生空间”与“城市空间”对立;认同空间中,“市民”的空间排斥和“农民工”的自我怀疑无法达成心理共识。要解决农民工“城市不融入”,应在制度空间、地域空间以及认同空间的基础上构建空间融入。  相似文献   
62.
农民主体意识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转型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强调农民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以及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的协调合作。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农民的主体性缺失以及农民主体性实现缺乏应有制度保障、建构主体社会责任的缺失等问题。但以往研究并未对此给予足够关注。因此,可以考虑从建构主体社会责任意识强化、农民主体性实现及制度保障等角度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3.
李飏  官波  李佳 《学术探索》2014,(11):46-50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农户经济行为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本文以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洱源农户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探讨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户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4.
利用文献资料法、AHP法、综合评价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对中部六省省会城市2001年和2007年土地集约度进行评价,通过时空比较分析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后,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明显提高,但地区水平差异慢慢拉大。建议中部城市在土地集约利用过程中应积极发挥"后进优势",尽量避免"先进劣势"。  相似文献   
65.
以CNKI数据库中的311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以及Web Of Science平台中的716篇核心合集库文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CiteSpace5.6.R2软件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发现既有健康乡村研究文献的主要议题有乡村居民个体健康影响因素、乡村中的特殊群体健康、乡村健康风险与健康保障三个方面,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在议题设置阶段上有些许差别。进一步分析可知,国内研究将集中于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相关重点议题有:“大健康”理念下的健康乡村研究、健康乡村政策研究、健康乡村韧性度提升研究、数字化健康乡村研究。  相似文献   
66.
农村金融机构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但我国现阶段金融体系服务农民增收的力量相对薄弱,农村信用社是支农的主力军,而其自身能力有限,很难独立支撑起服务“三农”的重任.本文主要以农业信贷政策理论、农民收入增长理论为依据,灵活运用多种计量方法对易县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与农民收入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相应结论,为促进易县农民收入增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7.
当前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本文从农民收入结构和来源的变化出发,分析了农民就业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扩大农民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68.
何苑  王建兵  蒋钦 《西北人口》2009,30(4):101-104
农牧民是草原生态保护的主体。本文通过对农牧民的实地调研。了解农牧民对草场的依赖程度、参与草原保护的意愿、能力和态度等,分析农牧民草原保护意愿的影响因素,为制订切实可行的草原保护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9.
我国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可耕土地逐年减少,导致一些地区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成为新的社会问题群体。因此,落实失地农民的一次性征地补偿费、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已成为十分必要而且迫切的课题。在分析当前失地农民现状的基础上,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提出初步设想,并就具体操作中的相关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0.
农村治理模式选择之殇——基于华北X村的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之后,村民自治制度成为农村治理的基本政治制度。在国家自上而下将村民自治制度下沉到农村和农村自下而上去承接村民自治制度的互动过程中,村民自治出现了“惟村庄利益化”的现象。依据不同的视角可以将农村治理划分成不同的治理模式。以农村对国家供给项目资源的承接态度为标准,可以将农村治理化分为积极型、消极型和激进型治理模式。笔者考察了华北平原的X村在15年中经历了积极→消极→激进的治理模式的选择过程。得出以下结论:村民对农村治理模式选择是依据农村治理绩效的帕累托改进的标准,这种选择是一种理性选择,但往往会产生非正义的结果。将激进治理模式放在税费改革的时代背景之下,源自于农村获取治理资源的方式会发生由内部汲取到外部输入的根本转变。同时,地方政府在晋升锦标赛体制和政治维稳高压之下,也默许了激进型农村治理模式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