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1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24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31.
耕作学课程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耕作学是农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以往授课多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收的方式,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较差。耕作学教学改革中主要采用了更新教学内容、修订原有教材、以多媒体方式讲授理论课、实验环节增加计算机操作、积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等方法与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2.
研究和探讨不同文化传承交流的历史,不仅能使我们了解北方游牧民族社会生活发展的基本状况,而且能够深入解读我国古代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与交融的实际。穿越时间的隧道,我们可以窥见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相互冲突、渗透、融合、流变的历史轨迹,反映出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业文化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系统及其文化因子在空前规模的交往中,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情景。本文试图从几个侧面探究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3.
吐蕃统治河陇西域时期在当地设置的税务官(khralpon)和文书官(yigepa)分别负责赋税征收和公文处理、田亩登记等事务。他们在汉文文书中被称为判官,与唐朝的孔目官和掌书记有相似之处。营田官(zhingpon)和水官(chumngan)则分别负责土地分配调整、农田水利管理等事务,按部落大小分别设置不同数额,且有不同级别。他们与唐朝的营田使、都水令等职官相似,但也有自身特点。吐蕃营田官对归义军营田使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4.
    
以渠道公平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为基础,实证检验了收购商和农户的私人关系对农户感知公平及其投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私人关系通过增进农户的感知公平进而抑制了其投机行为,并且私人关系的不同维度(人情、感情和信任)的中介路径也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完全中介了人情对农户投机行为的影响,分配公平部分中介了感情对农户投机行为的影响,而这两类公平在信任对投机行为影响过程中则没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5.
利用全国31省(区、市)4 79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对近三年种田农民的状况和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当前中年人是种田“主力军”,种田农民呈现老龄化、女性化趋势;学历较低是种田农民的共同特点;种田农民家庭收入普遍偏低,务农比较收益较低;种植规模小且有缩小趋势。基于此,从种田农户的经营规模、经济能力和年龄结构等方面进一步探讨了未来种田农户的合理类型。  相似文献   
136.
在分析西部地区农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本区现代农作制度的7种主要发展模式,即:节水型农作制度、设施型农作制度、保护型农作制度、循环型农作制度、特色型农作制度、绿色型农作制度和观光型农作制度;并提出了实现西部地区农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7.
明代潮州的海防格局,是在洪武朝30多年间逐步建立起来的。文章主要通过明代地方文献的分析,描述明初潮州海防系统建立的缘由、过程和制度变迁,探讨沿海卫所布局所反映的潮州地方社会情形,从一个侧面反映明初中央王朝的政策在沿海边远地区推行的实况及地方社会的因应过程。文章也力图从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去理解海防体系建构过程的种种安排,并揭示这一过程对地方社会的长远影响。文章试图说明,就户籍和田土管理制度而言,明初潮州地方确实存在着行政和军事两大相互独立的系统,但与北方和西南沿边地区不同的是,东南沿海的“沿海卫所”和“内地卫所”可能并未因为这种管理体制的差别,而成为独立于府县之外的“地理单位”。相反地,潮州沿海的各个守御千户所都与周围的乡村有密切的联系,成为理解小范围地域社会发展脉络不可或阙的重要因素。明初潮州海防另一影响深远的举措,是南澳岛的弃守。洪武初年曾将粤闽交界洋面南澳岛的居民纳入版图,但洪武、永乐年间“弃而不守”。南澳岛因而成为各国商人和各种海上活动力量聚集之区,从而变成有明一代闽粤海防的心腹大患,其影响直至清初实施迁界政策之后。文章也对这一举措的历史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8.
对我国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个体经营转变为农户合作经营是历史的必然和现实的需要,而要实现这种转变,就要充分借鉴日本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39.
考察了司马迁故里韩城现存的明清以来的门额题字 ,认为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 ,弘扬了民族传统美德 ;宣扬积极进取、入仕有为的价值观念 ;体现了耕读并重的民族文化特征。韩城门额题字有很高的文化研究价值 ,是新时期民族文化改造的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140.
壮族文化生态经历了依生美的过程 :在原始时代 ,壮族先民生活在自然的襁褓中 ,以采集和渔猎的方式生存 ,岭南大地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他们产生一种自然、素朴而又相对轻松的依生之美 ;到了原始社会末期 ,由于人口的增多 ,他们改变以农耕为主的生存方式 ,遭到自然灾害的摧残 ,对自然神力更为深刻、全面的崇拜 ,产生了左江崖画这样的依生美的典型范式 ,体现出一种原始的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