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5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58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4篇
人口学   86篇
丛书文集   396篇
理论方法论   112篇
综合类   2634篇
社会学   148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01.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反对性别本质主义的道路上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模糊两性差异,强调两性之共同人性及承认两性差异,强调女性的特殊性。在长期的论争与批评实践中,西方的学者更多地选择了前者,而中国的学者更易于接受后者。其差异的原因:一是西方的二元对立与中国的阴阳调和对女性主义批评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二是中国传统的"孝亲"观对女性主义批评的影响;三是中西文明发展逻辑的差异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文化落差的影响)。另外,除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不同背景也是其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2.
论唐传奇中女性形象的升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唐代传奇中女性形象的升华轨迹不仅可以清晰地感觉到"男尊女卑"的社会意识已经开始的意义深远的动摇还可以倾听到唐代男性带动女性走向解放的步伐,对认识唐传奇中女性命运在中华民族妇女解放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3.
明代"通鉴"类史书相当普及,它既是对宋元两代推崇、研习《通鉴》之风气的承续与发扬,同时又与明代统治者的重视与提倡密不可分。"通鉴"类史书之普及,直接导致了明代中后期通俗历史教育的风行和"按鉴"通俗演义的兴起,它们有效地推动了历史知识的民间化和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4.
分析"十七年"长篇小说的情感、情节、结构与人物配置模式,可以看出明显存在着历史叙事的简化与轴心化写作的普遍现象,致使文学的审美空间萎缩.  相似文献   
205.
张平小说写作的方向、价值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小说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它的强烈的关注现实的情怀、实实在在的生活的“含金量”和近距离的“纪实品格”。其《法撼汾西》、《天网》、《孤儿泪》、《抉择》、《十面埋伏》、《对面的女孩》都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 ,都有大量的现实素材做基础。张平的小说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问题小说” ,它不仅仅限于提出问题 ,而是要积极地干预现实 ,尤其重视对社会正面力量的褒扬和歌颂 ,充满了正面的激情 ,散射出积极的理想主义光彩。张平小说其实正代表着一种文学传统 :为人民代言 ,为老百姓鼓呼。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优秀的、源远流长的写作传统 ,如儒家的“文以载道”论 ,以《诗经》为开端的现实主义传统 ,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 ,杜甫的“三吏、三别” ,白居易的“惟歌生民病” ,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 ,赵树理的全心全意为农民写作、甘当“文摊作家” ,当然 ,还有毛泽东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我们党后来的一系列类似的文艺政策等等。张平的小说创作正是这一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它的出现、成功 ,无疑是对文学领域那种远离“大众生活”的私人化倾向的有力针砭和拨正。代言传统小说 ,过去曾经步入公式化、概念化和庸俗政治化的歧途 ,而张平却未落窠臼 ,他的小说写作已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如自?  相似文献   
206.
爱情是人类最动人的感情之一,也是世界文学永恒主题之一.这种魅力最深刻的哲学背景是爱情克服了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普希金的爱情诗歌就是这种思想的诗意显现.他早期爱情诗偏重肉体的满足,是自我意识的激情飞扬;后期爱情诗专注于精神的契合,是在对"永恒女性"即普遍精神的追求中完成个体的超越和拯救.  相似文献   
207.
本文从"乡土文学"特征的角度,对哈尼族作家小说创作中"乡土情结"的具体表现,即"田园牧歌"、"森林守望"、"女性命运"等情结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8.
吴趼人文化观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趼人文化观的构成是多层面的 ,从其发生和发展来看 ,它以体认“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为起点 ,以接受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派的思想为中介 ,在吸收和批判西方文化思想的过程中 ,表现出对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回归。在探索中国未来的道路时 ,其文化观的形成与中国社会各种思想的交锋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且是其小说创作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209.
寻根派小说作为最近几十年以来惟一自觉的小说流派 ,一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重点。寻根派小说纠结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 ,暧昧的传统特色与模糊的现代特征导致了寻根派小说具备着罗杰·福勒所说的“文本间性”的特征 ;寻找与背离 ,是寻根派小说的文本品性。  相似文献   
210.
巴尔扎克以其独特而深入的生活体验、敏锐的观察力和典型化的概括力 ,在探索法国巴黎社会五光十色的金钱世界中的万象人生、亲情关系和文艺新闻界等方面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 ,金钱也对巴尔扎克自身的人生和创作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是他终其一生的苦恼 ,也是他创作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