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21篇
人口学   57篇
丛书文集   93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475篇
社会学   2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INVOKING AFFECT     
This article interrogates the contemporary emergence of affect as critical object and perspective through which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world and our place within it. Emphasising the unexpected, the singular or the quirky over the generally applicable, the turn to affect builds on important work in cultural studies on the pitfalls of writing the body out of theory. More importantly for this article, the contemporary interest in affect evidences a dissatisfaction with poststructuralist approaches to power, framed as hegemonic in their negativity and insistence of social structures rather tha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s formative of the subject.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recent contributions of Brain Massumi and Eve Kosofsky Sedgwick in particular, unpacking their celebration of the difference that affect makes. The author's critique of the affective turn focuses on both the illusion of choice that it offers the cultural critic, and its rewriting of the recent history of cultural theory to position affect as ‘the new cutting edge’. While affect may constitute a valuable critical focus in context, it frequently emerges through a circular logic designed to persuade ‘paranoid theorists’ into a more productive frame of mind - for who would not prefer affective freedom to social determinism? Yet it remains unclear what role affect may have once this rhetoric has worked its persuasive magic. In addition, and more worryingly, affective rewriting flattens out poststructuralist inquiry by ignoring the counter-hegemonic contributions of postcolonial and feminist theorists, only thereby positioning affect as ‘the answer’ to contemporary problems of cultural theory.  相似文献   
862.
文中通过对欧茨的《布鲁德斯摩传奇》主题与人物形象的分析,探讨该小说同路易莎.梅.阿尔考特的《小妇人》的互文关系,说明欧茨运用滑稽模仿的后现代创作手法对罗曼司这一创作体裁的吸收与逾越,强调欧茨的女性主义创作视角的重要意义,凸显历史文本中女性缺席和受贬抑的事实。  相似文献   
863.
情境化的知识概念是女性主义认识论的中心概念,对此,女性主义认识论者已经在认识论传统内的三个方面发展了知识的情境的三种进路:女性主义经验论、女性主义立场论和后现代女性主义。唐娜·哈拉维作为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代表对知识也进行了独特的解析。基于对一般情境化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对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作出剖析,可以发现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区别于一般情境化知识的特点以及与传统的科学知识观的异同。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分析对奠定女性主义科学批判和女性主义科学的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64.
美国作家赛珍珠一生关注父权制文化下的妇女命运,孜孜不倦地为女性群体著述、演讲。由于种种原因,她对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的贡献被尘封已久,其《男与女》一书蕴含女权主义意识,应将《男与女》一书置于美国当代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去观照。  相似文献   
865.
本文从女性主义地理学的角度解读多丽丝.莱辛处女作《野草在歌唱》中性别与空间区隔的关系:由于父权社会里既有的性别分工和性别气质刻板印象,玛丽被局限于女性化的私人空间里;私人空间也再现和强化了玛丽的弱者地位,阻碍了她掌管自我命运的潜能。性别与空间区隔之间互为影响和加强,而非表面"自然"而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866.
近年来,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掀起了一股女性主义研究的热潮,并因其独特的视角与主张而不断向其他领域渗透。女性主义教育学主张用女性的视角来审视、分析教育问题,包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女性对教育的要求、理解、女性教育的途径等。女性主义教育学无论是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方面,还是在方法论方面都有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67.
采用艾森克简易人格问卷分别对贵州山区的汉族、瑶族、布依族、水族、苗族和粤西山区的汉族等不同群体共542人进行调查,其目的是为了验证群体人格的民族、地域差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调查研究的结果为:(1)在精神质、外倾性和掩饰维度上,存在极显著的民族差异,而在神经质维度上,民族差异不显著;(2)粤西山区和贵州山区两地的汉族群体在精神质、神经质和掩饰维度上差异极显著,但在外倾性维度上差异不显著;(3)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和神经质与当地人均年纯收入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年均收入同比增长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68.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区划的规范化,是高校中国旅游教材建设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为此,笔者就目前中国旅游教材建设中教学区划存在的主要问题诸如区划分级不鲜明、旅游大区内旅游组合无序、旅游区命名随意等,进行了分析归纳.同时,作者在中国旅游地理教材教学区划体系建设中,如学习是基础、实践出真知、创新上台阶的亲身体验进行了探索性总结,也对其规范化建设问题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69.
对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拥有众多大国的拉美地区的工业发展进行研究,只考察经济因素是不够的,要将历史的、政治的、社会和文化等各种非经济因素综合到一起加以考察,才能把二战后拉美工业化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弄明白。  相似文献   
870.
传统教学模式忽略学生的主动发挥,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地理教学必须改变常规模式,本文就运用CAI优化地理教学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