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8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40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69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503篇
理论方法论   113篇
综合类   2494篇
社会学   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论中国现代新诗的死亡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分别以孔子、老庄、杨朱、佛教为代表的四种死亡意识 ,它们以潜在的方式作用于中国现代新诗写作 ;西方诗潮中的唯美主义、存在主义对于中国现代新诗的死亡书写产生了重大影响 ;多义性与综合性是中国现代新诗死亡意识的两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952.
沈从文美学观念中的"超人"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0年前后,沈从文的诗歌、小说、散文和文论作品,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超人”意识。尤其是他的文论,不仅在语言表达上带有尼采、叔本华直觉感悟式的哲理意味,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可以听到尼采、叔本华的有关“审美愉悦”的回响。在对现代都市文明的批判上,沈从文又跟卢梭、康德有些接近,但西方哲人是站在哲学的角度对文学的“玄思”,沈从文是站在艺术家的立场对文学的哲理阐释。  相似文献   
953.
在对茅盾的研究中 ,论者注意到了他对政治的热衷、对真实感和理性的执著追求 ,并部分地指出了造成这些特点的现实依据。本文试图通过对茅盾的社会活动 (包括文学活动 )的重新梳理 ,揭示了影响其思想及创作的深层个性心理中的“秘书意识” ,并初步分析其成因及影响 ,为理解作家的创作及人生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54.
“美国梦”释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梦"是理解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于"美国梦"的内涵,长期以来,学术界有不同的定义.尽管说法不一,但却有其共同点,那就是"美国梦"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广义的方面来讲,"美国梦"指的是作为"民主、平等、自由"的国家理想;从狭义的方面来讲,它指的是个人通过自我奋斗而获得成功的梦想."美国梦"实际上是一种梦幻的理想.  相似文献   
955.
从"经济"观看桐城派的发展脉络以及桐城文派在近代的更新变化,其间曾国藩的经济观对此派散文有独特的贡献;同源异流的两种经世观之比较;桐城派"中兴"对散文近代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56.
城乡交响中的小城乐章--浅论现代作家的小城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现代中国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生存在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及作家,以深沉而理智的历史主义眼光审视着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古老土地,在整体性的审美视野中生发出"小城"这一历史文化形态,并从审美意识、忧患意识和家园意识的多维角度,将其上升为审美本体和哲学本体,从而探索出现代作家博大的人文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957.
张爱玲、王安忆都曾站在市民的立场上真实描绘了市民世界的生活和内心精神,表现了市民的意识,这种意识的基本特征是精神理想的追求萎缩在社会功利之中,政治意识淡化于日常生活之中.不同于张爱玲的是,王安忆在描写市民的精神理想萎缩的同时,又在营建具有特定内涵的"精神之塔",政治意识淡化的同时并没有完全忽略了社会背景观照.  相似文献   
95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网络化”社会对青年学生的影响 ,充分认识并及时研究网络 ,树立“网络意识” ,构建新的工作模式 ,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阵地 ,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9.
黑格尔因其概念辩证法的强力完成了近代形而上学的终结,但也因此掩蔽了其力量的源头"经验的辩证运动".海德格尔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这是黑格尔因畏惧经验的辩证运动背后的不在场的东西所致.本文指出,黑格尔对经验的打压、遗忘其实质就是要以在场的形而上学抹杀更为本真、深藏不露的不在场的东西,进而将不在场的东西逻辑化、概念化,以求得知识论意义上的绝对的主体确定性.其实,这也是整个近代形而上学的根本性的局限与痼疾所在.黑格尔对意识本性的经验及其道说,不仅暗示了尼采、叔本华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同时也为海德格尔通过对经验的原始回声的聆听走上一条护送存在之到达、在场并应合存在者之存在的呼唤之思想大道,作了思想先导.  相似文献   
960.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共产党员的执政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执政52年,成绩辉煌.但是,共产党员的执政意识存在弱化趋势,不容忽视.本文对弱化趋势的表现作了综合,对加强共产党员执政意识的重要性作了分析,并结合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提出了加强共产党员执政意识应该注意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