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0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90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14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8篇
丛书文集   1024篇
理论方法论   202篇
综合类   6270篇
社会学   461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515篇
  2011年   594篇
  2010年   456篇
  2009年   503篇
  2008年   495篇
  2007年   651篇
  2006年   655篇
  2005年   623篇
  2004年   565篇
  2003年   541篇
  2002年   415篇
  2001年   379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本文根据听力理解的实质,从学习者的认知心理特点,即语言处理、认知策略及对信息加工等方面探讨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听力理解中产生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952.
以C语言为主线整合数字化技术课程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阐述了以C语言程序设计方法为主线,将《C语言程序设计》、《EDA技术及应用》(EDA—E lec-tron ic Design Autom ation)、《虚拟仪器》(VI—V irtual Instrum entations)、《DSP技术与应用》(DSP—D igital S ig-nal Processor)等四门具有典型数字化特征的课程进行有机融合,以形成数字化专业技术课程群的思路、方法和措施。论述了课程的地位和可融合性、课程相关技术的先进性、整合与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建设校级一类课程和省级优质课程的目标和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53.
1931年苏联杰出的西夏学者Н.А.聂历山首次对国际西夏学研究的早期历史作了简要回顾,全面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西夏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对西夏文字的创制、构成、发音、推广及其重要辞书、文献,尤其对西夏文释读作出重大贡献的《掌中珠》都作了生动有趣的描述。对我们了解西夏研究历史,总结前辈学人的经验教训,借鉴和完善方法理论,促进西夏研究的繁荣有着重要意义。现据《西夏语文学》译出,希望能为学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954.
本文主要论述了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的差异特点,并列举一些具体的事例供广大的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加以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955.
语感是英语界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概念,但很少有人认真思索过它的含义以及培养语感的途径和目的。虽然语感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是隐隐约约、冥冥之中的,但其发挥的积极作用却是十分肯定的。主要从"含义、特征、方法、意义"四个方面对其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56.
文章以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基础,探讨了商标在适应产品特点的同时,对消费者的文化、心理、认知,以及对语言系统本身做出的各种顺应现象,并讨论了顺应论为商标的翻译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957.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的国家、民族、个人之间的世界性交往的需要。熟练顺利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其一,学会外国文字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条件;其二,学会外国文化知识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条件;其三,学会文明交往是跨文化交际的关键条件。  相似文献   
958.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学习英语,外语习得的关键期也成了广大语言工作者的热门话题.文章基于众多名家的理论并结合现状进行探讨,提出了外语学习宜早不宜晚,中国人语言习得的最佳期是3~14岁的观点.  相似文献   
959.
本文从风格和意义两个角度分析前景化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着重谈到有些前景化语言的不可译性问题以及如何在翻译实践中辨识前景化语言。旨在为译者提供一种新颖的翻译理论基础,为促进理论与实践具体结合方面起到方法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0.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how the language death process potentially contributes to the emergence of a new dialect. A sociolinguistic survey of the prosodic phonology of Japanese spoken in Yaeyama, Okinawa shows that the obsolescence process of Okinawan has resulted in a new dialect of Japanese. First, Okinawan is undergoing processes typical of language death, including increased variability and the elimination of phonological contrasts at the prosodic level. These processes are also occurring in the incoming language, Japanese. Second, these processes have influenced the acquisition of the prosody of Standard Japanese, resulting in a new prosodic system. Third,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local variant of Japanese is prevalent among the younger members of the community, particularly the working‐class mal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 local prosodic system is emerging, resulting in a new dialect of Japane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