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5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17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50篇
理论方法论   56篇
综合类   1752篇
社会学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221.
贾平凹的新作《高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农民进城”主题的进一步延伸和深化,它描摹了一个全景式丰富、多层面的民间社会,这里有下层农民工艰难的生存图景,也有他们不甘继续蛰居底层的抗争。贾氏的民间不仅是原生态、粗鄙的民间,更是充满魅性和艺术感染力的民间。在这一民间魅性世界中作家借助镜像塑造了众多相互映衬、对照的人物形象,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增添了小说精神意蕴。  相似文献   
222.
东北民间“机智人物”型故事可分为长工与地主、聪明的女婿与蠢笨的丈人、和这两类以外的机智人物三个亚型。它们都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结构,集中表现了中国民间的诙谐文化,实际上是对生活的“戏仿”,对当时生活秩序的颠倒,以另一种方式折射出了民众的理想愿望。  相似文献   
223.
《左传》中童谣类繇辞,采用神秘的形式,但是透过这种表面的形式,还是可以看出其特别的运行机制:采用神秘与理性预言结合的方式。在两元结构中,神秘的一元似乎只表现为非理性的外观,但也夹杂了理性的成分。因为神秘技术操纵者的下意识部分,实际也受其思维理性部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4.
《穿戴题纲》是一部非常珍贵的清代宫廷戏剧史料,记录了演出戏服、演出剧目和演出节令等信息,对于研究清代宫廷演剧形态弥足珍贵。它既有助于我们了解清宫的演剧历史、演剧服饰、演剧习俗,还有助于研究宫廷演剧对民间演剧乃至整个中国戏剧发展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5.
自2006年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设立"原生态唱法"以来,"原生态民歌"在全国大受欢迎,并同时引发了关于"原生态民歌"的热烈讨论.无论是根据语言发生学、音乐社会学的原理,还是分析"原生态民歌"提法的发生过程、厘定"原生态民歌"概念及其定义,仍然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然而,对"原生态民歌"的真正文化内涵和当代经济意义的理性深入的思考,以及对"原生态民歌"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发展,则是我们音乐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相似文献   
226.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几千年来广泛流传深受群众欢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涌入,民间艺术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如何看待民间艺术与现代文化的矛盾,怎样让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正确理解继承和发扬光大的关系,正确贯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是值得探讨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27.
关于在艺术院校中建立云南民族民间美术教育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民间美术进入高等艺术教育体系的重要理论意义,就是要站在更高的层面和更宽广的视野去透视整体的文化传统,在原有的中国艺术传统和西方艺术传统两大谱系中,加进民族民间文化系统,使整个美术教育体系的文化根基和内涵更为全面、坚实和宽广。  相似文献   
228.
中国瑶族布努支系主要聚居于广西的都安、大化及巴马三个县份境内 ,依山而存 ,文化独特 ,其创世古歌《密洛陀》是此支系独特文化的载体 :有对女神崇拜、图腾信仰、宇宙万物观、众多的大神、工神、民族的迁徙等等 ,构成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长河 ,是一支悠长的、古老的歌 ,从中可窥视布努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229.
民国纪元之始,即下令废除阴历,颁行阳历。然整个民国时期,阴、阳历法事实上并行。阴历废而不止,表面上缘由在于阴历与民情习惯的调适,深层的根源则是阴历作为民俗“以传统的力量捍卫传统”,故远不是一纸政令就能取消的。阳历虽然经过政令的发布、推行在法律上得以确立。然阴历凭借民众习俗这一强大、丰腴、潜在的社会土壤始终存在,至今不衰。其中,政令与民俗之关系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230.
二十世纪以来 ,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学科在形成和演进的过程中 ,出现了许多重大的学术思潮和学术理论家 ,并在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对这些方面进行系统地梳理和阐述 ,反映出百年来民间文学学科发展的概貌。同时指出 ,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形成渐趋成熟的学科体系 ,是在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发展以及民俗学研究文学化倾向的背景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