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1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27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230篇
人口学   56篇
丛书文集   375篇
理论方法论   125篇
综合类   2318篇
社会学   3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家民间信仰不仅是客家人精神信仰层面的体现,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地区的开发历史以及后来的发展,是客家地区开发和经济发展在意识形态上的展现.本文以田野调查和文献材料为基础,试对民间信仰与客家地区开发,以及客家族群发展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Religiou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represents the first systematic attempt at an analysis of religiou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RNGOs). Largely ignored as an organizational field, RNGOs constitute a new breed of religious actors shaping global policy–an organizational hybrid of religious beliefs and social activism at local,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evels. This paper proposes a definition of RNGOs, traces the emergence of RNGOs from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situates them in their current religious and sociopolitical contexts. Drawing on interviews and documentary data from a sample of 263 United Nations-affiliated RNGOs, the author propose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to examine the religious, organizational, strategic, and service dimensions of these organizations. Religiou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unique contributions to the redefinition of a just society as well as the sociopolitical challenges arising from their religious identit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汉族民歌的衍变历经了数百年的岁月沧桑,它与民族迁徙、人口变迁以及文化传统等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通过对黑龙江民歌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民歌进行比较,表明黑龙江民歌与河北民歌之间存在着较近的亲缘关系。因此,文章试图在对较有代表性的几首黑龙江与河北民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黑龙江民歌衍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传统壮族文人的文论在全国影响并不大,但是否就因此而没有价值和意义?尽管受到汉族文人文论的巨大影响,并因此还具有滞后性,但传统壮族文人文论的存在仍有其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和意义表现为:它是对传统壮族文人文学创作的总结;它是壮族民间文论的发展,是壮族人民对文学思考的进一步深化;它是对全国文论的一种丰富。在这三个方面,它有着别的文论无法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音乐,是民族文化传承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多种音乐表现要素的音调,体现出有着共同语境和文化渊源关系人群的音乐语汇特征。弘扬民族多元文化,构建视唱练耳课的教学目标,最重要的是文化传承,它能够培养学生体认民族文化的音调感。在选材和教学观念上,应突破欧洲大小调式的局限,深入挖掘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中丰富多样的调式资源。透过大量生动的视唱实例,以及听辨、听记等练习,从丰富的素材中提炼不同民族原生态民间音乐最具典型意义的特征音调,培养学生对这些特性音调敏锐的感知力和深刻的记忆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是全国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共同创造的,它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性格、精神和情操。本文阐述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及特点等。  相似文献   
7.
席勒的思想中,存在着对宗教的批判和赞扬的矛盾。席勒相信人的自由和美德及神的存在,世俗的宗教压抑人的自由,所以受到席勒的批判,而作为审美假象的游戏的宗教,对人性的和谐起着导向作用,因而受到席勒的赞美。在席勒看来,人性的和谐并不是审美教育的完成,真正自由的人必须具有道德修养,这需要借助于崇高。而代表人类神性的宗教,作为一种典型的崇高,实现了人类的自由、美德及神性的统一,对人类的精神起着提升作用,因而得到席勒的充分肯定。以人性的完善为准绳,席勒批判否定人性完善的世俗宗教,赞扬肯定人性完善的神性宗教,这就是他在宗教观上产生矛盾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收集了《突厥语大词典》和《福乐智慧》中的民间竞技与游戏的语言材料,通过古代突厥语民族的赛马、射箭、马球、达瓦孜、投掷等体育竞技与游戏,试图再现他们当时的社会生活概貌。  相似文献   
9.
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民族文化背景在甘肃原生态民间美术数千年的生存与发展中始终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这两大因素不同程度的蜕变使民间美术正面临着被逐渐同化甚至日益消亡的趋势.本文通过实证的方法,针对甘肃民间美术的地域生存环境和民族文化背景两方面因素,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本土立场来思考当前甘肃民间美术在多元文化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自我体认和本土化定位从而维护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贵州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贵州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曾取得辉煌的成绩,高校教师是一支重要的力量,某些方面的研究具有绝对的优势;在民间文学、民俗学人才培养方面,高校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贵州高校民间文学、民俗学教学与研究状况的调查,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