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4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7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131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28篇
理论方法论   46篇
综合类   1606篇
社会学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71.
民俗的传承、创新及其旅游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民俗传承与创新的基本条件 ,分析了当代信息社会对民俗传承、创新的影响 ,对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2.
论湖湘民间节庆文化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间节庆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最有地方特色、最具绚丽色彩,尤其是具有鲜明特征的湖湘民间节庆文化,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应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资源加以利用,以充分发挥湖湘民间节庆文化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南方民间剪纸是中国民间剪纸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本文在对南方民间剪纸的历史、现状进行文化审视和归纳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保护性开发南方民间剪纸的建议.  相似文献   
74.
通过文献资料、田野作业、个案研究等方法,对徽州地区传统民俗体育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民俗体育的产生、发展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经济的关系颇为密切,有着地方文化的特色,成为当地居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提出应加强徽州地区传统民俗体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5.
本文通过概述和简释《滇程记》中作者对途经的鄂、湘、黔、滇四省采风表俗、记录在案的主要民族民俗事象 ,指出其当今所具有的借鉴与启迪作用 ,阐明了“备异闻、资考证”对民族民俗研究的功用价值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6.
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不能忽略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制现代化问题.面对现代型的国家制定法的冲击,民族民间法将怎样完成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化呢?本文试图从分析传统的少数民族的法律形态以及法律文化的特点入手,借用法制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分析进路,对少数民族法律的转型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在民族民间法向现代型法律的转化过程中不能忽视本民族的法律文化传统,以及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7.
短信作为当代社会通讯传媒日益发展的一种产品存在形式,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而且对民俗的传播也起到了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短信作为与地方性世界紧密相连的一种迅捷的沟通方式,在传统民俗的召唤与弘扬、民俗内涵的拓展、民俗外延的转化等方面,体现出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78.
唐代山西的民间信仰颇为盛行。文章主要对山岳、河流等自然神灵的崇拜、英雄人物的信仰、本地神灵的崇拜以及巫鬼神灵的信仰等几种表现形式进行了考察,认为唐代山西民间信仰的对象非常多样与广泛,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功利性特色,同时还具有畸变性特征。对唐代山西民间信仰的透视,对我们理解古老河东地区的社会风俗和民间风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9.
作为一种自发式的融资方式,民间金融在规范化、公开化过程中,其风险灾害可能对社会的稳定、金融体系的安全以及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产生负面影响;民间金融发展中的主要风险及权重排序依次为内在制度风险、借贷利率风险、借贷“条件风险”和国家“政策风险”,必须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采用风险回避、降低、转移、留存等不同策略来加强风险应对。以促进民间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0.
《娥并与桑洛》和《阿诗玛》分别是傣族和彝族代表性的民间叙事长诗。二者在篇法上呈现迥异的审美风格倾向,前者优美,后者凝重。它们的篇法不只是与逻辑和认知相联系的话语规则,本身就是隐喻和象征,是对各自民族文化性格的生动写照。借助叙事学分析,更有助于我们看清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