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13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31.
《名儒草堂诗余》作者大都为南宋遗民 ,集中作品既继承了辛派词人慷慨悲烈、豪宕恢宏的气度 ,又延续了南宋末年词人善用咏物的方式传递内心情绪的手法 ,表情极为深挚。宋元时期特殊的社会状况赋予了词集鲜明的政治指向性和浓郁的地域风格 ,由此得以另立江西一派。与同时代的“浙派词人”相比 ,强烈的兔葵燕麦之感、悲愤激楚之音溢于言表 ,内容形式与艺术风格别具特色 ,在词坛留下可书的一笔。  相似文献   
32.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violence in the Tajik Civil War (1992–1997). The actions of both sides mimicked ethnic cleansing as civilian settlements were targeted. The fragmented ethno-regional identities of the republic had historically lived together peacefully, so this style of violence was unanticipated. However, its patterns resemble similar events in the past 40 years that have been examined by other scholars. By conceptualizing it as a modern phenomenon that can be compared to, I develop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form of violence in the Tajik Civil War and place it within scholarly work on ethnic cleansing.  相似文献   
33.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rchitectural conversion of the historical Gliwice Pre-Burial House into the Museum of Upper Silesian Jews. It describes the former function of the build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specific history of Upper Silesian Jews, the Haskalah movement, and funeral rites in Judaism. The main part of the paper is devoted to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 functional division of the planned museum as proposed by the architectural collective that the author is part of. Special attention is given to a discussion of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the design which tries to reveal the continuity of unformatted architectural memory. The features of proposed design, such as the central installation of The Cloud, merge commemorative aspects with new functions related to hosting public events and historical display. In this way, the design negotiates between remembrance of the Jewish community and the needs of the new inhabitants and users of the space. Thus, the paper contributes to the larger discussion about the adaptation of former Jewish facilities for new public functions.  相似文献   
34.
钱学森对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总体框架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学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系统方法构筑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甚至人类知识体系的总体框架。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指导思想;前科学技术体系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得以丰富和发展的深厚土壤;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由11个要素三个层次构成。11个科学技术大部门划分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运用"矛盾论",从着眼点和侧重点之不同来研究整个客观世界;三个层次的划分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运用"实践论",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紧密程度来划分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具有整体性和开放性两个突出的特点。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5.
在20世纪中国市民文学的文本世界中,展示的是一个俗人的世界,一部演绎一个世纪的俗人求生存的"活着"的历史.作家们力求"原生态"地展现市民的生存状况,追求一种"毛茸茸的质感".在市民文学的文本世界之中,普遍呈现出精英与平民、高贵与平贱、雅与俗、理想与实在的二元对立,这种二元对立成为许多市民小说的叙事结构中心.  相似文献   
36.
对我国国内第一次"美学大讨论"所形成的"四派"观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结合苏联"社会派"美学对李泽厚的"实践派"美学的影响进行了必要的梳理,考察了实践论美学在中国提出的理论背景。  相似文献   
37.
民族历史记忆是民族历史发展的必要条件;历史重构不仅是保持民族历史记忆的基本方式,而且也是实现历史记忆价值的主要途径;历史记忆建构通过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实现价值重构,因此应以发展的视角去认识民族历史记忆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8.
故国悲叹寄寓遥深--浅论蒋捷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捷词作有时代的烙印,不管是伤春悲秋之作,还是咏物、写景之词都有浓郁的故国之思、哀怨之感。隐逸流亡之作则体现了高洁之志、人生之慨。艺术手法也围绕着特定时代的心情而展开,比兴寄托、对比抒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深挚的身世之感。  相似文献   
39.
清初关中遗民诗人孙枝蔚的交游与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关中遗民诗群中存诗量最大的诗人是孙枝蔚,但由于历史所造成的误解,许多人将他从遗民的行列中拉出来了。其实,孙枝蔚不仅是遗民,而且创作了大量极具认识价值的遗民诗,其创作风格也体现出关中遗民诗群创作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40.
文章利用意识发展模型的内容,结合实验课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从原意识的积累、原意识的激活、原意识的发展、意识性无意识的作用四个方面,提出实验课教学实践的执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