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3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3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181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938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5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治理是通过国家、社会、乡村等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对乡村社会动态调控和管理的过程,具有参与主体多元、管理方式民主、运行过程公开等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南地区乡村治理共经历了四个各具特色的阶段。新时代的新阶段,这一地区在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轨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这些问题可提出若干相应的对策建议。这对在新阶段推进该地区乃至全国的乡村治理现代化,都具有不言而喻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2.
主要关注沿边开放地区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基于2003—2018年我国8个沿边省份的73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模型、分位数回归、门槛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科学严谨的研究,主要结论有:(1)沿边开放的制度变迁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并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2)分位数回归发现,随着经济增长率分位数点的增加,沿边开放地区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现出先变小、再变大的U型特征;(3)门槛效应发现,随着制度质量水平提升,沿边开放地区制度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呈现出边际递减的特征;(4)异质性发现,城镇化方面,高城镇化的沿边地区制度变迁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低城镇化地区。创新水平方面,在高创新水平地区,沿边开放的制度变迁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而低创新水平地区不显著;(5)中介效应发现,沿边开放地区的制度变迁主要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沿边开放地区发展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一定经验依据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3.
镇海自五代始即已建县,在县治的一千余年中,她的地名曾数度更改,她的土地更是有沧海桑田之变化。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镇海又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镇海县境虽析为宁波市治下的镇海区和北仑区,但这部新编的最后一部县志似可为镇海县千年历史的全面而真实的记载和总结。  相似文献   
24.
基于2003—2015年我国26个省、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重点考察了四万亿投资刺激计划背景下,各地区的财政货币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冲击效应及其差异。研究发现:中国粮食价格上涨除了受到生产成本因素驱动以外,还主要受到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引致的地方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地方财政货币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冲击效应在四万亿投资实施前后存在明显的差异;四万亿刺激计划实施后,各地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才是新一轮粮食价格波动的主因,粮食类农产品因为自身的敏感和脆弱性,受到了财政货币政策引致的流动性泛滥所带来的最直接伤害;应注重财政货币政策的多重目标分解、梳理及协调配合,处理好“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寻求一个有效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25.
26.
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深刻影响,处于乡村社会之中的民间信仰体系经历着两次较大规模的由断到续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民众宗教生活的状态,是一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众宗教生活史。该研究集中对此两次“未预结局”现象进行讨论,通过其在一个壮族社区生活场景中的具体呈现,以展示出前后两次断裂与重拾的实际状况,尽力寻找这些现象背后的社会力量,以及这种力量与当地人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27.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其中,乡村建设中农民房屋建筑类型从特质性的“匠心独具”到同质性的“千村一面”,再到异化性的“自厝同异”变迁路径,反映出传统文化的保护危机,也深刻揭示出建筑变迁背后暗藏的农民与地方政府间的多元矛盾和博弈。此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民主体性被消解,成了被建构的对象或客体,而地方政府却不断强化构建主体的身份认同。事实上,当前乡村建设呈现出五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是为城市消费者休闲情趣的乡村建设;二是为城市中产阶级家乡情感的乡村建设;三是为地方政府凸显政绩的乡村建设;四是为开发商投资回报的乡村建设;五是为农民生存利益的乡村建设。不同参与者均带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介入乡村建设,直接影响到乡村建设的发展走向。因此,要处理乡村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强化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身份,赋予农民对乡村建设事务的话语权与决定权。  相似文献   
28.
1958年余江县在全国率先消灭血吸虫病,树立了全国“第一面血防红旗”,创造了世界血防奇迹。作为地域社会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血防对余江县域政治演变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表明:高层领导对血防持续不断的关注和督促,为余江血防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政治压力和政治变迁动力;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血防作为“一把手工程”,视为“最大的政治”,使余江县域政治带有浓厚的“血防”色彩;县党政机构也发生相应变化,完成了血防领导机构的常规化和党政机构的血防化;余江是我国出台血防政令最多的县份之一,血防在余江县政治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血防塑造了余江地域政治特色,它使得余江县域政治带有明显的血防化特征。  相似文献   
29.
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现行会计准则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一些机会.因此,需要制定会计准则概念框架,完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及准则体系,非经常性损益应在利润表中单独披露,会计准则应规范会计选择变更的披露.  相似文献   
30.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现状的分析,以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生物类专业为例,提出从启蒙阶段、认知阶段、实践阶段和提升阶段四个阶段构建大学生"四段式"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并就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