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63篇
民族学   45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270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Chiang Kao  Hwei-Lan Pao 《Omega》2012,40(1):89-95
Project selection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organizations in achieving their missions using limited budgets and resources. Whether or not a project will be approved is also of primary concern to the applicants. This paper predicts whether a project will be approved for cases where the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it are known while the scoring system is not. The idea is to construct a frontier function for the approved projects from past performance on the criteria. The relative distance between a proposed project and the frontier serves as an indicator of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project will be approved. Data from the Management II Division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of Taiwan in the Topic Research Project are collected to illustrate this approach. From the percentile of the distance measure, an applicant is able to predict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ir project will be approved. Since professor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experience and different research areas have different research performance, these factor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prediction. A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 analysis is also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the applicants in research between two periods.  相似文献   
82.
DEA方法,即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一种用于评价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s,DMUs)相对有效性的实证方法。近年来DEA方法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绩效评价中,并发展出两阶段DEA方法。两阶段DEA方法相对于传统DEA方法的优势在于,它不但可以提供被评价对象的总体效率值,还可以分别生成每一阶段的效率值。但正是由于中间要素的存在,按照传统的DEA方法来调整两阶段DEA投入、产出要素的优化过程已不能成功投影在有效前沿面上。本文基于两阶段DEA方法,通过加入"虚拟中间要素"在两阶段DEA中嵌入一个"虚拟阶段",这样不但完善了两阶段DEA的逻辑结构,而且成功的将被评价单元投影到有效前沿面。最后本文应用以上方法对我国上市银行的运营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令我们意外的是,国有商业银行运营绩效优于股份制银行。  相似文献   
83.
姚宏  魏海玥 《管理评论》2012,(6):137-145
针对当前国内外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中存在的信息量繁多、关系错综复杂、研究脉络不清晰等问题,运用科学计量学信息可视化方法,绘制了盈余管理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进一步明晰了盈余管理研究领域的核心研究群体、权威专家、主要国家或地区、核心期刊,以及各自的平行关系。研究全面展示了盈余管理研究的前沿网络图景,对于研究者全面掌握盈余管理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和前沿状况,明晰研究方向和研究脉络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4.
研发效率的高低是影响企业研发决策和经济增长效率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在选择分析方法的时候往往只是根据主观判断,并没有给出明确和客观的理由。而且由于在样本区间、指标选择和数据处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研究之间难以进行直接比较,其核算结果也不能作为判断哪种方法有效的依据。本文在相同的样本区间、指标选择和数据处理前提下,针对中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1996—2005年的面板数据样本,利用索洛剩余核算、随机前沿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等方法对中国企业的研发效率进行评价。通过不同指标和方法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到相对更为全面和准确的测度,从而对中国企业的研发行为及效率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85.
金融发展与中国生产率增长——随机前沿分析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Kumbhakar等的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效应3部分,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采用1999年至2004年中国29个省份的数据,分析金融发展与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中国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是金融深化和金融中介垄断都不利于技术效率提高;金融深化通过推动技术进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金融中介垄断并不利于技术进步。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6.
清末川边战事近年来成为康藏研究中透视近代边疆社会变迁和帝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一个焦点,本文围绕清末一系列针对康区寺院(巴塘丁林寺、乡城桑披寺、盐井腊翁寺)的战事展开讨论,对清朝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治边方略以及康巴地方实力派(寺院、土司)在战术上的回应加以分析。清末川边军事化的过程对后来康区政局的改变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改土归流等边疆整合措施作了铺垫。与此同时,川边军事化也引发了四川经济和军事体制的改革,认识清末康区的现代性变革,也应关注四川省政的变化。  相似文献   
87.
本文依据地方志中的相关资料,对明初移居西宁卫的郭氏家族的发展历史作了初步考察,通过勾画这一军户家族在西宁卫定居、发展并兴盛的曲折历程,映射出明代河湟边地社会军户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轨迹,并对明代以来国家力量不断深入边地社会的背景下区域社会发展变迁的复杂进程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8.
辽宁发展对朝边境贸易有着特有的地理优势、人文优势和市场优势,但也存在商品结构不尽合理、经营主体实力不强、缺乏边境贸易出口生产基地、市场秩序混乱等劣势;随着朝鲜国内经济改革的推进,朝韩、朝日贸易减少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及沈阳经济区两大发展战略的实施,辽宁对朝边境贸易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来自国内外的多种不利因素也给辽宁对朝边境贸易发展带来了挑战,辽宁应有效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克服存在的劣势,应对挑战,推进对朝边境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9.
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基于2000~200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测算了我国农村流通产业的技术效率,并考察了我国农村流通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农村流通产业存在显著的技术非效率现象,但这种非效率现象有降低的趋势,地区间农村流通产业效率差异也有逐步缩小的趋势。研究认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有助于提高农村流通产业技术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90.
用价值来衡量比较优势的利益存在货币幻觉等不足,应该用产量来衡量比较优势的好处。但是,采用aX/aY&;gt;bX/bY方法来定义的比较优势掩盖了比较优势陷阱。为深入研究比较优势和比较优势陷阱的关系,运用规范方法,采用aX/aY&;gt;1&;gt;bX/bY来重新定义比较优势,创造性地提出“比较优势边界——1”的概念。研究认为,根据比较优势陷阱系数,可以将比较优势陷阱分为“深比较优势陷阱”和“浅比较优势陷阱”,当比较优势陷阱系数等于1时,称为比较优势陷阱边界。同时,也可以运用45度对角线原则即比较优势陷阱边界——1来判定某国所处的比较优势陷阱路径,根据该路径可以分析其所实行的国际贸易政策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