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28篇 |
免费 | 47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9篇 |
民族学 | 10篇 |
人口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175篇 |
理论方法论 | 32篇 |
综合类 | 1244篇 |
社会学 | 9篇 |
统计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57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82篇 |
2011年 | 99篇 |
2010年 | 90篇 |
2009年 | 83篇 |
2008年 | 100篇 |
2007年 | 123篇 |
2006年 | 131篇 |
2005年 | 103篇 |
2004年 | 106篇 |
2003年 | 113篇 |
2002年 | 105篇 |
2001年 | 75篇 |
2000年 | 52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吕伟璇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27-30
张爱玲对女性世界的体认 ,对乱世人生的感悟 ,都极富别具一格的女性色彩 ,她的小说中也相应凝聚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本文主要从月亮的意象及家庭婚姻两方面 ,对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心理意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2.
高校学生工作要代表学生的根本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邵生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11-14
揭示高校学生工作代表学生根本利益的内涵 ,提出了高校学生工作代表学生根本利益的有效途径 :建立健全一套有效的规章制度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学生 ;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致力于校园文化的软件建设 ;树立新型的“服务观”。 相似文献
63.
透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总结和概性,可以从中发现其更不深刻的理论意蕴,揭示出马克思哲学冲破思辨传统羁绊,开拓人学视野的哲学理路--从自然维变、社会维度和实践维度三个着眼点切入,探讨了人的存在根据、人的存在价值和人的存在本质. 相似文献
64.
大学英语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听、说、读、写、译各语用能力的训练。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 ,阅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切入点 :它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跨越文化障碍的有效途径 ,它还对听、说、写、译等语言技能的提高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阅读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关键性环节 ,应大力加强。 相似文献
65.
66.
中国大城市人口居住郊区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居住郊区化对城市发展具有有利与不利两方面的影响,以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苏州、沈阳、大连等大城市为例,可以总结出当前我国大城市人口居住郊区化的现状特点与成因机制,中国与西方国家人口居住郊区化有同有异,为适应城市郊区化应采取一定的城市规划与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7.
68.
试论推进中心商务区(CBD)改造与建设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中权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2):58-61
推进中心商务区(CBD)改造与建设是当今世界国际大都市、区域中心城市功能转变的必然要求。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特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纷纷在原有基础上改造或者选择新址规划建设中心商务区,凸显现代性、国际性、功能复合性、交通规划的超前性等规划价值取向。文章在考察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忽视城市历史文脉的保护、不珍惜民力、一哄而上、资源超强度利用、重复建设,将是对CBD改造建设价值取向的扭曲。最后讨论了建设大大连与中心商务区的定位和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69.
王承略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43-146
两汉文献的总体特点和整理现状,表现在四个方面。从文献组成看,经学著作占有极大的比重;从存在状态看,辑佚书占有极大的比重;从整理看,很多仍处于散乱状态,前人的有些成果,也有待于拾遗补阙,匡谬正讹;从制作看,伪书数量较多。对此四者的考察、说明,有助于弄清两汉文献的内容范围及重点难点之所在,以便更好地认识、整理汉代文献。 相似文献
70.
论汉语字、词、词素的本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剑艺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43-49
汉语文的字虽然很特殊,但汉语文的历史发展又使词和词素概念成为必要。古汉语基本结构单位以单音形式为主,是一种字、词、词素三位一体的字本位语言;现代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以复音形式为主,是一种字、词、词素有别的词本位语言。当前的字本位理论是向古汉语的回归,不适应词本位的现代汉语;其字、字组概念所指歧异,不符合荀子提出的善名标准。恰当的选择仍应是让字、词、词素之名鼎足三分,各行其道。现代语言科学理应面向当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