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0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657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治国之基,力量之源,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文章分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机遇与挑战,特别是严峻的国际挑战所作出的战略抉择。”三个代表”立论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82.
精品课程建设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及各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通知,各高校积极行动,启动建设精品课程。如何建设精品课程?本文试图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3.
我国在对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及保护等方面与世界海洋经济强国相比,差距甚远。美国、联邦德国、英国关于国际海底区域的国内立法各有特色,特别是这些国家在满足自身经济利益需求的基础上注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对我国国际海底区域法律制度的建立有诸多可借鉴之处———保障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之权益,当务之急是制定一部统一的涉及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事项的海洋基本法。  相似文献   
84.
标准化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研究则是当下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的制定与实施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关键.文章对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对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的总体目标、基本特征及其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的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8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是新时期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在“三个代表”中 ,其精神主题集中表现为三个“三” ,即三个方面的内容 ,三个方面的内涵 ,三个方面的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我们要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必须真正理解好这三个“三”。  相似文献   
86.
透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总结和概性,可以从中发现其更不深刻的理论意蕴,揭示出马克思哲学冲破思辨传统羁绊,开拓人学视野的哲学理路--从自然维变、社会维度和实践维度三个着眼点切入,探讨了人的存在根据、人的存在价值和人的存在本质.  相似文献   
87.
论行政责任     
责任行政是我国公共行政改革追求的一项重要价值。为此,我们应从行政责任体系的涵义和内容、公共行政实践中行政责任的缺位及其原因、行政责任培育的途径等三个方面对行政责任问题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88.
当代人类建构资源活动的根本要求是合理性。需要的合理尺度 ,节约资源 ,以人为本是当代人类建构资源活动三个极其重要的终极合理性原则。需要的合理尺度 ,只有从社会发展的必然、实现需要的能力的可行性才能得到确定。节约资源 ,来自人类存在的理性和社会特征。以人为本 ,则是当今人类建构人力资源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89.
根据大学生主体性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大学生主体性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含 :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塑造大学生的主体人格 ;获得“终身学习”能力 ,完善大学生的鲜明个性  相似文献   
90.
马岭 《学习与探索》2006,(2):124-127
宪法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中国宪法学研究的薄弱环节,在这方面我们目前的努力主要是吸收国外先进的成果,一时还难有创新。中国宪法学者首先应当关心的是中国的宪政问题,尤其是当前的宪政问题。中国宪法学者应逐步树立一种独立思考的学术品格,以探询宪政发展之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