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2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32篇
管理学   99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329篇
理论方法论   116篇
综合类   2090篇
社会学   69篇
统计学   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印度利益综合的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的利益综合呈现出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政党这个专业化的利益综合结构以外,印度传统的种姓集团也明显地承担着利益综合的功能,只不过印度种姓集团的利益综合功能要借助于政党组织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992.
国务院2009年5月4日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海西的战略功能定位及其特色战略规划,意味着"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得到了中央的政策支持。重视运用科学发展观来进行指导和统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可以促进海西的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为建立海峡两岸全面合作奠定基础,进而使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又一新的经济增长极、两岸三地经贸合作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国内外各种资源要素的重要聚集地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993.
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正确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体化,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4.
利率调整对远期汇率期限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远期外汇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是宏观开放经济和国际金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提出利率调整前后远期汇率期限结构曲线存在相对稳定点的观点,并考察远期汇率期限结构曲线上相对稳定点的性质。首先,利用利率平价理论建立了远期汇率期限结构的静态模型,基于此模型,根据相对稳定点的定义,从理论上得到了在一国利率期限结构发生各种变动的情况下,远期汇率期限结构曲线上稳定点的存在性和唯一性条件。其次,结合美日两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实践,选择了美联储调息的五个示例,从实证的角度对理论加以验证。理论与实证结果均表明:当利率期限结构和即期汇率的变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利率调整前后远期汇率期限结构曲线存在相对稳定点。  相似文献   
995.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加深,国家之间的货币政策的关联越来越大,各国利率的调整对远期汇率市场的影响错综复杂。本文研究当两国同时调整利率时,远期汇率曲线上相对稳定点的存在性和唯一性。首先,从理论上解决了当两国利率调整引起利率期限结构发生各种变动时,远期汇率期限结构曲线在利率调整前后是否存在相对稳定点和稳定点是否唯一的问题。其次,本文结合美加两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实践,选择了美联储和加拿大央行调息的五个示例,从实证的角度检验了前面的理论,实证结果表明:当利率期限结构和即期汇率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利率调整前后远期汇率曲线存在相对稳定点。  相似文献   
996.
[ 把精英治理作为社会转型的利益导向主张,“精英论”之所以受到大众强烈质疑,明确地昭示:任何一项重大的社会改革离开最广大民众的参与不可想象。在经济转型和社会变迁背景下,精英经济学家随着利益格局变动而产生异化,正在丧失公共知识分子的本性。大众的集体理性必然正确反映了民意。大众对经济学家立场与视野的高度关注,表明大众对经济学家公共立场的期待。  相似文献   
997.
在我国,证人不出庭、并代之以庭外证言笔录证明案件事实,经过了立法和司法实践的两重逻辑转变:在立法中,从出庭作证为原则、使用庭外证言笔录为例外,转变为"同等对待"两种方式;在司法中,从两种方式的"同等对待"发展到使用庭外证言笔录为原则、出庭作证为例外。在这种逻辑演变过程中,蕴含着立法、理论基础、诉讼主体的利益需求和博弈等多方面原因,它们是下一步的改革课题。  相似文献   
998.
随着社会转型深入和改革进程深化,现阶段我国社会利益问题呈现许多新变化、新特点,利益关系和矛盾颇为复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使这些矛盾得到正确解决,使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调整。应以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主旨,以制定和贯彻落实维护人民利益的方针政策为保障,以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以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为突破,有效解决利益矛盾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99.
袁冬冬 《南都学坛》2012,32(6):82-8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立法博弈时代已经到来。立法过程涉及不同的利益主体,他们之间进行着激烈的利益竞争,最终作用于立法的结果。但是深入这些现象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立法博弈形成的根本原因与重要条件。资源的稀缺性与利益主体的"经济人"属性是立法博弈形成的根本原因,而我国当前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又是立法博弈形成的"导火索"。正是这"两种根本原因"与"一个现实条件"的结合才形成了我国当前立法博弈的局面。对以上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立法博弈的成因,进而为解决我国当前立法博弈过程中所面临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00.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现行《矿产资源法》已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其以行政管理为核心的计划性、管制性模式正严重制约着中国矿产资源战略的实施,不利于矿产资源战略的可持续发展。在《矿产资源法》的修改中,如何体现政府职能由单纯行政管理向增强公共服务的转变,是《矿产资源法》能否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政府在矿产资源管理中的角色从以行政管理为主导向增强公共服务性发展是亟待修改的《矿产资源法》基本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