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6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226篇
民族学   16篇
人口学   36篇
丛书文集   235篇
理论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2355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3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英国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为西欧重要的油气资源国和生产国。本文对英国石油天然气资源进行了概述,阐述了英国石油天然气监管的立法及其特点,探讨了英国石油天然气监管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并指出了英国石油天然气监管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42.
瓦斯事故频发的根源,除人为、落后的技术和设备等因素外,矿山安全法规的不健全或许也是一个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因素.介绍了一些国外先进的矿山安全法规,指出我国的矿山安全法规与国外的相比不足之处,并对矿山安全方面法规的修改和制定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以求国家煤矿企业生产安全能够得到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43.
数字经济的异军突起,给作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重要依托的法治秩序带来了挑战,也产生了全新的法治需求。面对新出现的“治理赤字”,如何提供优质的“法治产品”,构建有助于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的法治秩序,成为当务之急。但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生事物,高度依赖科技创新,处于不断创新、发展与变化之中,具有创新性、跨界性、虚拟性以及平台性等典型特征,由中央层面进行统一的法治供给面临诸多现实困难,也无法有效激活地方数字经济创新与发展的动力。为此,中央通过《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选择在部分地方进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与治理的试验,鼓励试验区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地方性法规探索。此背景下,数字经济领域的法治建设,除了由中央统一推动诸如《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基础性法律制度的供给外,地方政府以法治试验的方式接入部分法治供给在理论层面何以可能,在实践层面是否具有现实基础、面临那些挑战以及如何克服,便成为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借助逻辑推理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数字经济领域地方法治试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地方法治试验,是一种有效回应数字经济法治需求的经验性治理方式。其...  相似文献   
44.
刘家和 《河北学刊》2008,28(2):93-96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古史研究者对古代的宗教与社会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这里发表的五篇文章分别表达了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刘家和认为,比较研究还应继续做同中察异的工作,就宗教与历史之关系而言,中国的三代与古代希腊、罗马本来各不相同;但不论前者的邦国,还是后者的城邦,都有自己的守护之神,这点又是相同的;可是在此之上,前者还有天或皇天上帝,后者则无,原因之一是由于前者在地上有最高的天下共主,而后者则无。杨共乐认为,敬重神灵,墨守礼仪,以敬神束缚民众,以礼仪统一思想,是罗马早期宗教具有的明显的目的性;敬仰民族神明,宽容外邦神灵,又使罗马的宗教传统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开放性;早期罗马的宗教传统是多神崇拜但有秩序,宽容外神但有原则,主要表现在新的外神从未渗透到罗马旧有宗教的核心,后者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刘林海指出,基督教最初并非罗马的唯一选择,其优势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步确立的;罗马传统宗教自我更新的失败则把基督教推向了国教的地位。蒋重跃对《新约》的道德金规则与《论语》的忠恕思想做了比较研究,认为两者都主张博爱。但《新约》的金规则只有肯定式的表达,因为基督教的博爱来自上帝,上帝是无限的,上帝的爱也要无限地向外推出去;《论语》的忠恕思想则既有肯定式,也有否定式的表达,由于儒家的博爱来自人自身,人是有限的,所以人类之爱既可向外推出去,又要向内加以限制。这是二者最根本的差异。王献华在分析雅各布森的相关作品的基础上认为,对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的研究和对早期两河流域社会与文化的历史研究必须是合二为一的学术进程;在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研究中,神灵史的路径可以认为是下一阶段的学术方向。  相似文献   
45.
资本主义趋向问题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核心问题之一。从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围绕“两个必然”论断进行政治经济学论证,到20世纪由资本主义“适应论”和“变质论”引发的一系列论争,再到21世纪资本主义危机频现推动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复苏,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对资本主义结构体系的分析不断深入,对资本主义未来走向的认识也愈加清晰。对这一问题研究总体经历了由预判资本主义消亡结局向全方位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体系的转变过程,贯穿这一思想史发展过程的主题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导逻辑的批判,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衰落趋势和资本积累极限存在的客观性。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制长期共存竞争的格局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46.
知识流模型及其在航天企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吸引了众多学者和企业家的关注,但在具体的实施方法上一直没有形成共识。管理的对象是“知识”,对于知识流动的理解、监测乃至控制是顺利实施知识管理项目的基础。已有的研究对知识流的讨论集中于描述概念,或通过统计分析或调查问卷得到对专利、引用等知识流动的描述。把Petri网理论用在对知识流进行刻画中,提出知识流的Petri网模型,能够描述知识分布的拓扑结构、知识存量、一定时期的知识流量和流速,使得管理人员便于监控和管理知识流动,更好地实施知识管理。把基于Petri网的知识流模型应用于航天企业中,通过实证分析说明该知识流模型对知识流动的刻画能力,并通过对现状的分析,为改进知识流动效率,实现知识管理目标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7.
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04-2006年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实际控制人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证实,实际控制人通过IPO的方式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同现金股利显著正相关,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同现金股利显著正相关,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发生分离和采用金字塔控制方式同现金股利显著负相关。而且,与通过非IPO的方式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实际控制人相比,通过IPO的方式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实际控制人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对现金股利的影响更加显著,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发生分离和控制方式为金字塔时发放的现金股利更多。  相似文献   
48.
会计稳健性要求及时确认损失的发生、延时确认收益的发生.一般认为会计稳健性较高的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低,具有较高的公司治理水平.本文从公司投资行为视角考察会计稳健性对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非效率投资在我国企业普遍存在;高的会计稳健性具有抑制非效率投资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自由现金流的代理成本.但要彻底解决非效率投资问题,仍需进一步规范公司的现金持有政策,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本文的研究也为控制自由现金流的代理成本提供了一种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从价值链角度出发,构建关联型两阶段DEA模型,测度和比较2005-2010年中国不同性质工业企业、内资等3类企业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及差异,给出创新资源利用的4种模式,并利用Tobit模型检验了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考察期内工业企业创新整体效率均值为0.694,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阶段效率偏低成为制约效率提升的共同因素。(2)中国内资、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创新效率依次递增,效率差异明显。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由于创新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的分离,缺乏有效的创新激励和监督。而外资企业利用母国技术、品牌等优势,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较为成功。属于高研发高转化的企业仅占33.3%,主要来自港澳台商和外资企业。(3)企业规模的壮大有利于科技研发效率的提升,而科学家和工程师数与科技研发效率负相关。企业规模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整体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支持和金融支持则对二者有明显负作用。最后,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从货币政策理论出发,构建以稳定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的“多目标”货币政策规则理论模型,并采用1998年1月至2019年11月的月度数据,建立开放经济下的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下货币供应冲击、利率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的时变与动态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时间阶段,货币政策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存在较强的时变特征。(2)等间隔脉冲响应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短期影响效应要高于中长期,而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却存在一定滞后性和扩散性,且价格型规则更有利于熨平外部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3)时点脉冲响应表明,利率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弱于货币供应冲击,且利率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回到稳态均衡的速度更快。总体来看,在调节国际资本流动和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效果上,价格型规则优于数量型规则,我国央行货币政策选择应逐步从数量型规则向价格型规则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