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447篇 |
免费 | 4044篇 |
国内免费 | 119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099篇 |
劳动科学 | 27篇 |
民族学 | 1844篇 |
人才学 | 8篇 |
人口学 | 1609篇 |
丛书文集 | 16245篇 |
理论方法论 | 5172篇 |
综合类 | 88182篇 |
社会学 | 3758篇 |
统计学 | 474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583篇 |
2023年 | 762篇 |
2022年 | 974篇 |
2021年 | 1035篇 |
2020年 | 1243篇 |
2019年 | 1165篇 |
2018年 | 1168篇 |
2017年 | 1474篇 |
2016年 | 1577篇 |
2015年 | 2194篇 |
2014年 | 5422篇 |
2013年 | 6550篇 |
2012年 | 6984篇 |
2011年 | 8212篇 |
2010年 | 6733篇 |
2009年 | 6957篇 |
2008年 | 7344篇 |
2007年 | 9307篇 |
2006年 | 9449篇 |
2005年 | 8798篇 |
2004年 | 8390篇 |
2003年 | 8102篇 |
2002年 | 6608篇 |
2001年 | 5540篇 |
2000年 | 3252篇 |
1999年 | 925篇 |
1998年 | 466篇 |
1997年 | 380篇 |
1996年 | 332篇 |
1995年 | 278篇 |
1994年 | 211篇 |
1993年 | 174篇 |
1992年 | 142篇 |
1991年 | 121篇 |
1990年 | 70篇 |
1989年 | 61篇 |
1988年 | 66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96篇 |
1984年 | 100篇 |
1983年 | 71篇 |
1982年 | 65篇 |
1981年 | 60篇 |
1980年 | 50篇 |
1979年 | 52篇 |
1978年 | 46篇 |
1977年 | 17篇 |
1976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展开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是否具有文化哲学思想,这是一个备受学界关注的问题.文章认为,虽然马克思没有频繁地使用"文化"概念,也没有提出系统的文化理论,但是马克思一生的哲学思考中贯穿着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内在逻辑,这实际上是以主体性为核心的文化哲学的逻辑;只有抓住马克思思想的这一内在的文化哲学的逻辑,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补充意义以及他对现代性的文化批判. 相似文献
922.
古代文学史上的很多作品都具有多元文化形态的特征.汉魏六朝小说体现了地理博物学、史学和宗教的多元文化特点,又具有文学想象、叙事、写人等小说文体元素.这种多元文化形态的存在在各个方面制约了作品的文学性,其情节、形式乃至艺术手法往往成为某种文化形式或著述动机的附着因素.文学史写作应格外注意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923.
Yan Xiangl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0,(1):111-126
现代社会的实用理性和科技发展共同终结了古典神话,将之送入精神文化的历史博物馆。然而,神话思维和神话意识则共时性地隐匿于人们的心理结构之中,对文明和文化依然施加了重要影响。在现代和后现代的历史文化语境中,神话以变形的方式潜藏于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里,演变为一种当代意义的神话形式,继续发挥着强大的心理功能和扮演着意识活动与形态助产士的角色。当代神话的典型表现是科技神话、消费神话、英雄神话等样式。它承袭了传统神话的符号和结构形式而又有所发展和变异,尤其是借助于科技手段,它获得了更广泛、更丰富的社会内容和迅捷密集的传播方式,对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4.
新时期以来的散文研究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由于种种原因,散文研究一直受到轻视和责难。本文从作家作品研究、专题性研究、散文史建设和散文理论建构诸方面,对30年来散文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评析,并追寻散文研究长期被冷落的原因。文章认为21世纪的散文研究要走向深入和阔大,必须从三方面用力:其一是要建立现代意识的散文批评视野;其二是“化西方”与“中国化”;其三是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的改变。这三方面不但是认识和解决当代散文问题的重要维度,而且对散文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5.
What are the effects of public opinion on social welfare policies? To what extent is increased financial strain associated with stronger support for anti‐poverty policies? This article tests welfare state theory by comparing poverty, government policy and public opinion on poverty in the UK and Israel, based on rich and detailed comparable survey data on the conditions of the poor in both countr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despite similar levels of income poverty and inequality, the poor have a considerably lower standard of living in Israel than the UK. There is considerably greater public support for the poor in Israel but limited government action to end poverty, whereas in the UK there is more limited public support for the poor but significant government action on poverty and exclusion. In both countries there appears to be only a limited connection between social solidarity with the poor and the political elite's rhetoric and action. 相似文献
926.
Peter Saunders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10,45(1):53-69
Criticism of the neo‐liberal approach to generating economic growth and rising prosperity rests on the view that it has failed to deliver many of the things that people most value. Developments in the measur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and in the poverty literature, have moved away from relying solely on economic variables such as income. The deprivation approach provides an insight into the items that people value because it asks a random sample of the population whether or not a list of items are regarded as essential – things that no‐one should have to go without. Drawing on results from a recent deprivation surve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trength of Australian opinion about whether material and non‐material items are essential. 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re is widespread support for many non‐material items being essential and that lack of ownership of these items is often widespread, with adverse affects on wellbeing. 相似文献
927.
Zhu Xiaoj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0,(3):69-83
"五四"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是绕不开和说不尽的一个传统和话题。文章选择从20世纪30年代文学界对五四文学传统的反思入手,通过对五四文学与30年代文学的阐释和评价,探究其背后所隐含的不同言说目的、方式和观照视角,由此来透视言说者和评价者基于不同历史阶段所持的不同的文学思路。五四文学秉持的是一种人文学科的思路,而30年代文学信守的则是一种社会科学的思路,而对于两个时代的不同阐释和评价以及其间的种种复杂纠葛,在此都可找到准确、合理的解释。另外,通过30年代与"五四"所持文学思路的差异,还可以反观五四文学传统以及把握30年代文学的转型,总结五四文学传统和30年代文学传统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928.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0,(4):36-52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主要意义在于保障被告人的对质权。因此,刑事证人出庭问题基本上可替换为以被告人对质权为核心的必要证人出庭问题。由于中国的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并未赋予被告人对质权,实践中必要证人出庭率仅为25%左右。这种无对质权语境下的刑事审判,通常表现为积极的实体真实主义、定罪量刑的非精细化操作和裁判正当性来源的单一化。为改变这一局面,有必要确立对质权制度及相应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29.
魏晋之后,士文人的生存形态明显不同于此前的士人,由儒家的价值生存形态转向了自然生存形态.源于老庄的自然生存,被转化为现实中可行可见的自在和逍遥,自然生存成为士文人日常生存中明确的美学目标.从阮籍和嵇康等追求返回生命本然状态的自在和逍遥,到"外在自然"走入两晋士文人的生存视野,再到陶渊明返回南山实现"内在自然"和"外在自然"合一的诗意栖居,魏晋的士文人构建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儒家伦理生存的自然生存美学. 相似文献
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