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36篇
社会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61.
本文提出如下观点:1.资源是地缘政治及其制权理论演绎的逻辑原点;2.地缘政治与资源政治的统一,是现代地缘政治学说的本质特征;3.现代世界地缘政治是一个体系,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则是这个体系的基本特征;4."中亚是世界地缘政治的中枢,也是世界霸权的坟墓"。本文认为:位于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中心的特殊地理位置对印度的国家安全产生了更大压力,因此,印度未来安全依赖于中国的发展,而印度扩大在印度洋的作用也有利于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2.
“地缘政治学”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相东 《东方论坛》2008,(6):118-124
长期以来,人们对“地缘政治学”(geopolitics)概念的理解和使用很容易陷入模糊和混乱,这归咎于此概念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因此需要挖掘思想史上对地缘政治学概念的不同理解,厘清地缘政治学概念的脉络和条理,识别和界定地缘政治学思想史上各种传统和视角的内涵、逻辑、方法和价值。在地缘政治学思想史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几个清晰的视角。第一,人-境关系的视角。第二,大战略的视角。第三,现实主义政治的视角:第四,国际政治结构的视角。地缘政治学的概念蕴含在这几个视角的有机融合之中,建立统一包容性的地缘政治学概念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63.
This article explicates three basic aspects of the conflicted history of transnation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How extraterritorial communications have functioned since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s a primary axis of expansion for a transnationalizing capitalism; how geopolitical pressures and rivalries have helped break down and reconstitute network infrastructures; and how contemporary US–China relations in respect to the Internet may be set within this historical framework. The longstanding domina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over extraterritorial networks was itself a historical outcome, and today it faces escalating – but still far from successful – challenges.  相似文献   
64.
前苏联解体之后,中亚在世界地缘战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日本自1997年以来逐步加强其中亚外交。2006年8月小泉首相在卸任之前出访中亚两国,更标志着日本中亚外交的深化。除了能源安全这一地缘经济因素外,加强和中国在中亚地区的油气竞争,遏制中俄以配合美国的中亚政策也是日本积极发展中亚外交的动因所在。  相似文献   
65.
ABSTRACT

The freedom of movement and right to travel are intrinsic to the growth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Notwithstanding the inchoate nature of the right to tourism, the entitlement to travel and to pursue tourism without hindrance is firmly established in advanced capitalist societies. Moreover, the right to tourism has been recently enshrined in the 2017 United Nations World Tourism Organisation (UNWTO)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Tourism Ethics. Tourists’ ease of mobility contrasts starkly with the movements of less privileged forms of mobility that may be variously constrained by racism, xenophobia and restrictive border controls. This paper contends that rather than a mere reflection of accumulated political rights (citizenship), such unequal and differentiated mobilities are conditioned by a complex assemblage of discursive frameworks and structural forces that are played out in specific historical-geographic contexts. Accordingly, we argue that the rights associated with global tourism must be analys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tradictory politics of global mobility, or indeed in terms of the ‘mobility crisis’. This ‘crisis’ is one that is rooted in and shaped by the cumulative legacy of past colonial orders, global capitalism and geopolitical realignments, in addition to multi-scalar systems of governance through which borders are constituted, managed and policed.  相似文献   
66.
本文对近年来中国学者的"南亚地缘政治研究"作了概要综述,考察了此项研究的研究人员分布和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情况,总结了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主要研究特点,并探讨了中国学者"南亚地缘政治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7.
随着中国高铁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高铁外交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高铁外交是一种着眼于交通、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外交手段,其目标是建立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高速交通网络和便利的贸易网络。中国高铁外交将极大地促进中国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亚洲地区的文化交流,并加速东亚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8.
全球化时代的中美海洋地缘政治与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文振 《太平洋学报》2010,18(12):45-51
全球化时代地缘政治仍是影响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海洋地缘政治和由其决定的海洋战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确保制海权是美国保持霸权地位的关键。面对中国崛起的新局面和向海洋发展的趋势,美国正在构建类似于冷战时期遏制苏联的同盟。中国海军长期坚持"近海防御"和"积极防御"的海洋战略,但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安全利益的全球化,需要逐步改变为"全球安全"海洋战略,这是由国家的地缘政治格局决定的。中国在继续推行以理性态度和原则解决海洋争端问题的同时,根据需要加强海上力量的发展,才能为最终实现以实力求和平创造条件。中美两国远隔浩瀚的太平洋,两国最可能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地方在海洋,必须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69.
所谓限产保价,是指欧佩克为确保油价不下滑,而利用配额制度削减各成员国产量,从而降低石油供应量总额的战略.限产保价战略实施的成败受世界经济发展周期、国际能源市场和石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其对非欧佩克国家和内部成员间的协调能力以及地缘政治和突发事件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与20世纪80年代初期相比,2004年欧佩克限产保价战略的成功实施,正是其综合以上诸多有利背景因素科学制定战略战术的结果.  相似文献   
70.
近代史上,德国借口其“生存空间”不足,企图通过战争手段来扩大其“生存空间”。但是,二次世界大战并没有解决德国“生存空间”问题,反而给世界和德国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二战后德国吸取教训,用经济、技术等和平手段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积极开拓第三世界市场,从而实现了德国的繁荣富强,解决了德国历史上所谓的“生存空间”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