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刑事审前程序辩护律师权利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家明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32-34,47
刑事审前程序中律师作用的良好发挥对于案件的审理和当事人权利的保障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律师本身权利的保障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许多权利受到了司法实践中的限制和歪曲 ,因此如何保障律师的权利并以此推动我国刑事审前程序的科学化、合理化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2.
黎国玉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36-38
喀斯特地区农村的脱贫致富是我国的一大难题。一方面,喀斯特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喀斯特又给农村带来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生活在喀斯特地区的人们就应该利用这些资源来求生存和发展。以贵州为例,分析喀斯特给旅游带来的正负影响,从而在此基础上构筑旅游区及其附近农村的双赢模式:一方面,当地农民为旅游景区提供相对廉价的劳动力、物资、工艺和租赁等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土地;另一方面,通过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区可解决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提高其经济收入、培养其技能,提高其素质,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从而使旅游区与当地农村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33.
李凯灿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2):48-51
多尔衮是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摄政时期采取的整饬吏治、蠲除三饷、免驿站加派、整顿赋役制度等措施,对清除明末积弊、廓清前朝陋习、巩固满清政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奠定清朝的基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邢鸿雁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Z1):116-119
通过教学实践,从数学中的美感、数学建模、培养想象力、引导发散思维以及如何诱导学生质疑等五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创新及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5.
"驳而霸"探微--荀子眼中的秦国政治评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臧知非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05-111
“驳而霸”是荀子对商鞅变法以来秦国政治特点的概括,指秦自孝公以来为了求霸对诸子百家及其传人不拘门派只要有益于霸业都“杂”而用之,其本质内涵是“重法而爱民”和“取信与民”,这是秦立国以来政治传统的发展,“天命”观念则是其最深层的动因。所谓自商鞅变法以来秦专用法家而排斥其余、决定了秦国政治的苛暴的见解并没有完全抓住秦国政治的本质。 相似文献
36.
杨安邦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5,24(1):33-35,75
"取予两得"、"宽猛相济"是历代君王治理财用、统治人民的两项政策.陆九渊青年时代为准备科举考试写作的两篇程文,其一从夸赞唐代名臣刘晏善理财用、真知取予入手,道尽取予之理的辩证关系,表达了作者取予两得的理财思想;其二从剖析"宽猛相济"之弊入手,阐述了具有法治意义的尚德不尚刑、德刑并举的政治思想.两篇程文,显示出青年陆九渊经世致用的政治思想和以道德仁义的"本心"为特征的哲学思想,对于当今仍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7.
张文华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5):60-63
历史文献在其积累和传承过程中 ,屡遭厄运 ,时代治乱和统治者的政治需求直接影响着历史文献的散聚分合 ,而历史文献的散聚分合往往成为时代治乱、国家盛衰的信号和象征。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 ,其聚合、散分 ,又聚合、又散分 ,再到聚合的基本发展轨迹和基本特征无不打上了深深的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38.
佚名/作者><作者个数>作者个数><作者>张爱莲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2):130-132
研究者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大学新生的心理困扰源、排解心理困扰的方式及求询意向,结果表明,大学新生产生心理困扰的原因主要有自卑感、期望值过高引起的失落心理、生活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不良以及想家等;大学新生排解心理困扰的方式主要有与朋友谈心或给朋友写信、自我开导、体育活动、向父母倾诉以及听音乐等;在求询意向方面,多数被调查新生表示,在面临心理困扰时乐于寻求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他们所喜欢的心理咨询形式主要是面谈型、电话型和信函型. 相似文献
39.
"整齐百家杂语"是《史记》主要著述宗旨之一。司马谈所说的百虑一致、殊途同归,是指导司马迁整齐百家杂语的思想方法,而《六经》则是百家学术同归的目的地。司马迁不仅从百家杂语中吸取史料,更重要的是在政治、经济、历史、天文、人生智慧各个方面吸纳百家学术观点,将其整合成一个统一协调的学术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40.
小额贷款公司自2005年试点以来迅速发展,在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遏制民间非法借贷、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缓解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面临资金不足、税负过重、监管不规范和偏离初衷等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需要立法规范并确认小额贷款公司的身份及地位,创造公司发展的良好的法律环境;政府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在金融维权、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营造优良的金融市场环境,同时加强日常监管,防范公司运营风险,确保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小额贷款公司应增强融资能力,通过相互资金拆借、吸收转贷款、批发贷款以及开设吸储业务等多种方式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保证公司运营资金充足,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大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促进公司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