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3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66篇
管理学   49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04篇
人口学   63篇
丛书文集   472篇
理论方法论   390篇
综合类   3397篇
社会学   611篇
统计学   8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406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71.
魏红珊 《民族学刊》2019,10(6):61-70, 127-129
风云激荡的近代“川边”,历任主政者的川边治理成效殊异:赵尔丰籍“平康三策”,锐意进取,开拓出广阔的川边境域,成功践行“固川保藏”方略。尹昌衡藉个人英雄主义维持短暂的绚烂;其后走马灯式的镇守使无法掌控川边局势,失地溃败;颇具政治韬略的刘文辉,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稳固川边,促使西康成功建省。34年的川边治理为现代西南边疆治理留下了鲜活的经验教训,川滇藏结合部需要新的边疆治理统筹。  相似文献   
172.
网络直播聚合犯罪愈演愈烈,主要集中于知识产权犯罪和色情犯罪领域,国内目前对该类犯罪的研究较少。网络直播聚合犯罪与社会结构方面的紧张、个人违法性意识方面的紧张存在关系,前者主要体现为:商品拜物教影响下的部分民众设定目标时日益以物质获得为参考系;阶层固化使得处于部分底层民众无法通过制度性手段实现目标。后者主要体现为网络直播聚合犯罪者实施犯罪,与其权衡犯罪成本与获利数额、心存侥幸有关。在对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的前提下,归纳概括出此类犯罪的三个主要特征:犯罪主体呈现出低龄化、学历较低、无业状态较多的特点;分工的复杂性、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犯罪的隐蔽性较强;黑灰产业链业已形成并成熟。对此类犯罪的治理,应当坚持惩防并举,在惩罚方面应当注意网络直播聚合共同犯罪认定规则的变通适用,以及网络直播聚合犯罪立法扩张、司法限缩与严格执法之间的关系;在预防方面应当构建国家、社会两位一体的预防模式。  相似文献   
173.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重要国策,对其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受到多方关注,但目前我国数字经济测度仅仅局限于数字化产业和数字化创新,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文章在引入治理环境的基础上,基于经济学上的投入产出视角探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有效测度方法,在研究数字经济的发展效应中新添了数字化治理和数字知识型人才供给两项指标,构建了一套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的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系统的体系。为提升数字治理现代化水平,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实践意义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4.
中国国有航空运输企业进行重组后,形成了以中航、南航、东航集团为首的国有航空运输集团公司,初步建立了国有控股的航空运输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但当前有的国有控股航空运输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完善,尚未形成清晰的、有约束力的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内部治理制约机制失衡,缺乏严格的风险控制,一些制度流于形式,因管理不善给企业造成了巨额损失。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深化产权改革为基础,以建立董事委员会为突破口,以健全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根本,以创造良好的法人治理的外部环境为保障,以此加快完善国有控股航空运输企业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75.
本文研究表明,面向全球价值网络的中国先进制造模式是我国先进制造企业适应全球化竞争的必然选择。全球价值网络的构建是通过产品开发为龙头、集成产品开发的流程体系、价值链的模块化、全球价值网络四个阶段,即由“点”、“线”、“面”、“网”的不断动态演进而形成的;由此,需要从先进制造技术、多渠道开展研发与创新、动态联盟以及企业自身和政府的共同作用几方面来不断完善企业的全球价值网络,增强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6.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设计框架中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国家治理的内在基础逻辑。要构建和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的 乡村治理体系,应当积极发掘、传承保护、盘活和创新利用好乡村传统治理资源,推进本土化治理,实现乡村善治的终极目标。 彝族传统文化结构中蕴藏有丰富的治理资源,相关学者早从不同视角做过相关探讨或研究。总体看来,目前,虽然学界以“乡 村治理”作为直接视角嵌入的研究尚少,但是早有学者针对彝族的习惯法、家支制度、德古机制、信仰文化、乡村精英等展开相 关研究。众多研究成果表明,彝族传统治理资源具有强大的治理效能和实现乡村善治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77.
气候资源不是《宪法》、《物权法》上明确列举的国家所有权客体,也不具有权利客体的特征。气候资源与国家所有权客体在权利归属、表现形态、使用方式、存在目的上存在较大差异,乃是一种公共财产。基于公共信托理论,国家是公共财产的受托人,对气候资源行使诸如气候资源规划权、保护区设立权、纠纷裁决权及开发利用行政许可权等管理权。因为气候资源不是国家所有权客体,源自气候资源国家管理权的民事主体对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权利乃是特许物权。气候资源特许物权具有公私兼容的性质,既具有公法性,又具有私法性。  相似文献   
178.
文章将“项目下乡”的发生与发展置于特定的历史进程、宏观政治生态与社会基础中加以考察,研究认为:服务型国家建设、城乡差距和治道变革是客观理解“项目下乡”的宏观背景。“项目下乡”发生的基本逻辑是农村公共产品陷入自我供给困境,国家通过外源性输入,借助行政吸纳服务机制,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构国家与农民有机联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和现实选择。从现代国家的理想体制来看,“项目下乡”的发展不仅仅是简单的财政转移支付,改善农村公共产品的问题,更要着眼于变革传统乡村,促进村庄公共精神成长,增强内生性供给能力,实现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农民的合作共治。  相似文献   
17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旅游业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古镇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旅游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对湘西凤凰古镇景区政府治理绩效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认为凤凰古镇的政府治理绩效不太理想,旅游主体部门职权界定不清晰,旅游政策执行效率不高,经济绩效与社会、文化、环境绩效协调性有待提高。最后,对古镇旅游业的健康与长期发展进行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0.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尽管在农村治理过程中农民政治参与的热情有所提高。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治理过程中依旧存在着政治冷漠现象,大大阻碍了当前我国农村的政治发展。在农民自治过程中消极地行使选举的权利、以敷衍态度参加村务民主管理和决策、对村干部的制约出现监督缺位、对自身政治参与权利的损害抱着无所谓态度等政治冷漠现象依然存在。然则政治参与民主运行机制的不健全、村庄利益驱动力太弱、农民个体素质不高、农民非理性政治参与造成农村治理过程中政治冷漠现象的发生。积极推进农民政治参与民主机制的完善、强化村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推进当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加强农民政治参与的文化建设和培养农民素质,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化解政治冷漠现象,进一步地为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和农民中国梦的建设创造有效助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