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8篇
  免费   337篇
  国内免费   67篇
管理学   51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91篇
人口学   73篇
丛书文集   462篇
理论方法论   299篇
综合类   3462篇
社会学   388篇
统计学   40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398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152.
傅春晖 《社会》2020,40(1):96-123
本文致力于厘清关于市镇研究的理论传统,对明清以来市镇的演变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个层面进行考察。从经济层面看,市镇是连接地方性市场和世界体系的节点,并越来越具有超层级、跨区域和金融化的特点;从社会层面看,市镇是有层级、有组织的,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从政治层面看,它是地方自治化和国家政权建设的着力点。在社会结构中的中间性质是市镇的本质特征。社会学对于市镇的研究必须将其看作一种总体性的社会事实,在对生命体验、生活智慧、伦理道德、乡风民俗等民情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的前提下,考察其与具体制度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3.
Policymakers’ demand for increased accountability has compelled organization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internal evaluation capacity building (ECB).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about ECB has focused on capacity building experiences and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with limited attention on challenges that internal evaluation specialists face in building organizational evaluative capacity. To address this knowledge gap, we conducted a Delphi study with evaluation special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 Cooperative Extension Service and developed a consensus on the most pervasive ECB challenges as well as the most useful strategies for overcoming ECB challenges. Challenges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include limited time and resources,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e of evaluation, evaluation considered as an afterthought, and limited support and buy-in from administrators. Alternatively, strategies found in the study include a shift in a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where evaluation is appreciated, buy-in and support from administration, clarifying the importance of quality than quantity of evaluations, and a strategic approach to ECB. The challenges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have persisted for decades, meaning administrators must understand the persistence of these issues and make an earnest investment (financial and human resource) to make noticeable progress. The Delphi approach can be used more often to prioritize ECB efforts.  相似文献   
154.
负债不仅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还具有公司治理功能。不同种类、期限、优先权的负债,其公司治理效率是不同的。债权治理是指企业债权人作为公司治理主体之一对企业实施的治理。债权治理的方式主要有合同治理、流动性治理和控制权治理等。为了改善和提高我国公司治理效率,实现债权治理,应当建立有效的破产机制、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化改革、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以及优化企业负债结构,创新负债融资工具等。  相似文献   
155.
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的构想,不仅是中国国内政策的延续,也符合世界发展潮流,与当今世界流行的“全球治理”观念不谋而合。在全球治理中可以实现和谐世界的构建,因为全球治理从全球观念和价值层面上反映了对和谐世界的追求;在全球治理所倡导的共存、共治、共荣中能够实现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和谐;全球治理在解决全球性问题的目标中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就是要努力推动“和谐世界”的构想在全球治理的进程中变成现实,使中国真正成为“负责任的大国”。  相似文献   
156.
科学发展观是党和政府提出发展战略,编制发展规划,制定发展政策的思想基础,是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措施的指导思想,宏观调控是科学发展观实现的保障。宏观调控的法治化是正确处理科学发展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7.
新冠疫情中的网络舆论生态在全球抗疫的国际舆论之下显现“中国声音”和“中国经验”,由此生成了复杂多元的网络舆情。只有充分发掘人类理性,尤其是中国式治理的启蒙精神,才能更好地实现后疫情时代的生产、生活目标,并探索出一条网络舆情治理的路径。为此,国家公共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构,必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内在需求。解决“疫情社会”出现的问题,要靠 “中国力量” 的贡献,还要靠“中国声音”背后理性的启蒙实践。  相似文献   
158.
流域生态补偿是利用经济手段对流域生态的外部性进行矫正的一种手段。政府强干预型与市场主导型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都各有优缺点。当前,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存在法律机制尚不完善,水资源的产权模糊,补偿主体不明确,补偿方式单一,公民参与渠道不畅等困境。为构建高效的跨行政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必须制定专门性的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自主性,健全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既要在近期充分发挥政府在流域生态补偿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在远期着眼于建立市场手段为主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拓宽公众参与途径,建立信息公开机制以及公众参与的经济激励机制,以提升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认可度与制度效用。  相似文献   
159.
针对大气污染呈现出的复合型、流动性和跨区域的特点,将地方政府在大气污染联合防治中的相互影响总结为“同向外部效应”和“部分排他效应”,应用演化博弈分析法,剖析地方政府之间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的演化过程和演化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治污成本的降低、对不治理污染地方政府惩罚力度的加大、地方政府治理大气污染效果的提高、地方政府不治理大气污染可见性的提升、大气污染治理外部性的减弱等都有助于演化博弈的稳定策略向地方政府跨区域联合防治的方向演进,从而有助于提升大气污染的治理效果,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0.
以CNKI核心论文数据库中的文献为研究对象,梳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目前学界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成果多以理论分析为主,在研究范式上注重宏观和微观相结合,部分研究成果缺乏精准性和针对性,实证分析较少,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多学科融合视角。因此,未来应深化研究内容,拓宽研究视角,构建研究话语,以提高研究水平和增加理论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