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72篇
社会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在俄语中有一种词,是由两个单词组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新词,来表达一个与这两个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新意义,这就是合成命名词。学者们对合成命名词的定义分歧较大,有的学者认为它是词;有的学者认为它是词组;还有的学者认为它介于词和词组之间。致使同一个合成命名词存在着不同的划分方法。本文创造性地从性、数、格及词序多领域对这一特殊结构分析,试图揭示这一语言现象重要一面,以便今后遇到这一语言现象时,可以根据它特有的语法特征进行判断式研究。  相似文献   
102.
传统客观主义思想影响下的科技外语人才的隐喻思维能力被视为主观性能力而受到忽视。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认为人们的思维活动和概念系统大部分具有隐喻性和想象性。科技外语人才隐喻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和创新促进了科技信息知识简洁、准确和严谨的传达互动,激发和提高了科研技术人员的科研能力和科技人文精神的认识,促进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和亲和”,不但能普及公众科技知识,而且又能加强科技语篇精细化、准确化和严谨化。  相似文献   
103.
《高级英语》语篇中诸多语法隐喻是一种典型的有动因的突显,是作者为顺应语内语外情境而被前景化了的语言特征。学习者理解并把握了这种语言特征的顺应性,才能更好地分析欣赏原滋原味的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104.
从定义、理据和工作机制三个方面对语法隐喻和语法符号隐喻作了较为详尽的对比分析,同时也注意到,语法隐喻与语法符号隐喻作为解释语言现象的手段,无论从概念表述上还是功能上都有相似之处,具有一定的共性。把握好两者的区别,对于完善隐喻体系、全面科学地解释语法现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对语法隐喻的概念及分类进行介绍,对几则英语广告语篇中的人际语法隐喻做以分析,探求其在广告语篇中的运作机制及积极的劝说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基于韩礼德的语法隐喻模式,提出语法隐喻与人的认知发展和范畴化高度相关,代表了认知发展的更高阶段。语法隐喻在阅读中可以起到加强认知效果的作用,因此在英文写作中引入语法隐喻的概念可以指导英文写作,提高英文写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7.
隐喻历来被看作是语言中的一种修辞格。而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他们创立了“映射理论”,并提出了“概念隐喻”。另外,韩礼德从语言元功能的视角研究隐喻,并提出了“语法隐喻”。语法隐喻主要存在于体现概念元功能的及物性系统中以及体现人际元功能的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中。从多个维度探讨隐喻有助于深化对隐喻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8.
美国 19世纪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以新颖独特的意象和不拘一格的语言形式著称。她悖离语言运用常规的行文形式使她的诗歌跌宕起伏 ,变换无穷 ,而一些诗歌也因此晦涩难懂。本文试从实现狄金森这一独特诗风的语言手段 (语言变异 )出发 ,解读这位神秘女诗人。L eech( 196 9)指出诗歌语言有 8种变异 ,本文将围绕狄金森诗歌最突出的两种语言变异 (语法变异和书写变异 )展开 ,希望能为读者解读狄金森诗歌找到一个语言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9.
胡云晚 《云梦学刊》2007,28(4):139-142
介词“把1”、“乞1”、“把乞1”的语法功能主要是构成给予句式,这些句式的句法特征、句式来源和语言地位各不相同;三者在句式中的不同表现预示着它们语言地位和发展趋势的不同:“把1”和“乞1”的竞争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句式优势决定了“把1”的竞争优势;“把乞1”词形受“把1”和“乞1”的类化,暂时没有被排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0.
王军元  曹炜 《学术交流》2004,(11):157-161
丰富多彩的消极修辞手段的运用,对于广告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广告语言是一种诉诸听觉的语言,语音形式的选择加工是广告语言所需要处理的首要问题。相同、相近的音节结构或相同、相近的韵母的使用,洪音、细音的调配,相同音节结构的重叠等等是广告语言语音形式加工的主要内容。成功的广告语言无不重视词语的精当运用。词语的选用既体现在同义词语的抉择上,也体现在多义词语、同音词语的选用上。广告语言往往以超乎寻常语法规范的形式来运作,突破语法规范主要表现在词语的超常配搭、拓展词的语法功能和句式的变化三个方面。汉语言永远是中国广告最肥沃的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