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1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40篇
管理学   99篇
民族学   38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477篇
理论方法论   144篇
综合类   2714篇
社会学   48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298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政治参与、政治文明与政治现代化三者,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政治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进步状态和政治生活方式,希冀表达的是一种状态和目标;而政治现代化则重点显现的是一个政治的发展过程,试图完成从传统政治方式向现代的整体转换;公民的政治参与,则是实现政治现代化和政治文明的途径和方式。政治参与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的工具理性,更在于它最终言明了政治文明与政治现代化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要求制造技术的发展必须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相结合.由此提出了一个新的制造概念——绿色制造.本文对绿色制造的概念及其内容体系进行了论述,并就以web技术为支撑平台的绿色制造技术做了进一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 ,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大支点和三大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现实取向主要是推进党的建设、发展人民民主、落实依法治国、加强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存在的几种关于环境会计目标的观点,然后论述了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认为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环境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具体目标是向社会主体提供有关的环境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环境保护的加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中,绿色GDP一词成为时尚,政府管理越来越强调与其相适应的法律制度、行政体制、管理制度等的建设,以最终实现最优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基于绿色GDP核算体系如何重理政府管理,改变政府管理的传统方式,发展科学的循环经济,完善全面的政绩考核和调节决策体系等,在一定程度上对政府职能的变革和完善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肇始于八十年代初村民自治兴起的我国乡村政治文明建设,至今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政治文明建设在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制度的缺憾与村民民主意识的淡漠。因此,必须从完善乡村政治制度和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入手,推动乡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桥梁与人类文化历史的关系、桥梁与人类对材料的使用和创造的关系、桥梁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等方面叙述了人类文明的成果与桥梁的关系 ,认为桥梁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其本身的意义 ,成为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高度文明的精神生活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人逐渐学会一种使人真正成为人的生活方式,这便是休闲。休闲是人类文明发展和“以人为本”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微型实验在农科大学基础化学实验中的探讨及应用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型化学实验是化学领域的一次重大改革,是实现绿色化学的基础。文章阐述了微型化学实验的产生、特点和发展现状,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探讨了微型滴定分析法在农科大学基础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20.
文化生产力的崛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提出的文化生产力概念包含着正确把握现代社会智能生产力的指导性原则。文化生产力的提出, 使文化知识从非独立因素变为独立因素,由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文化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对现代文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将对旧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教育模式和经营管理及领导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从而改变财富的分配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生产力有了突破性发展,但在总体水平上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应当强化全民的“文化生产力”意识,建立起国家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体系,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