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4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59篇
管理学   25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7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50篇
丛书文集   309篇
理论方法论   462篇
综合类   2125篇
社会学   286篇
统计学   2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471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Previou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developments in young people's peer relationships may either compound or alleviate the adverse impacts of other major life changes during adolescence. We explored this pro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young people's educational attainment upon leaving high school, using longitudinal data from a large cohort of Australian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n?=?1612) who have taken part in the Our Lives research study between the ages of 12/13 and 19/20 years. Our analysis focused on the role of peer relationship events such bullying, friendship problems, falling in love, and breaking up with someone. Bullying and romantic involvement were associated with lower odds of receiving a competitive tertiary entrance rank at the end of high school. However, close, resilient friendships – in which status and identity conflicts may be more easily tolerated and resolved – may help to offset the role of these other events. As well as reviewing the consequences of our findings for young people's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trajectories in the longer-term, we highlight their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policy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122.
宋初在权力结构的调整中对相权进行了分割,但考察宋代实际的权力运作,宋代的相权自始至终处于兴盛状态,对相权所采取的几项措施都没有对相权产生实质性的削弱作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宋代所奉行的基本国策是“以儒治国”,是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同时,相权兴盛也是巩固政权的政治需要,亦是当时频繁的军事活动所需。  相似文献   
123.
追问盘古——盘古神话来源问题研究之一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盘古神话在先秦乃至秦汉时期的汉文古籍中均没有记载,直到三国时代才出现在徐整的《三五历纪》中。盘古神话源自何处?源自什么民族?这是近百年来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本文及以后将陆续发表的系列研究文章认为,盘古神话来源于华南珠江流域的两粤(广东、广西)地区,来源于华南珠江流域的原住民族——壮侗语民族。  相似文献   
124.
作为舆情异化的热点公共事件群体极化,具有蔓延负面情绪、筑设思维壁垒、滋生集体暴力等系列表征,呈现模糊核心议题、消解协商机制、扭曲良性意识、诱发公共危机等负面效应。究其因由,可溯源至信息泛滥作祟、公众心理失衡、社会撕裂激发、政民关系滑坡等不同维度。防范和化解热点公共事件群体极化,须从国家、社会、公民三重视域着手,多管齐下、规制导引,以净化舆论生态、凝聚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25.
建立激励机制优化学生干部队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关系高校的稳定和发展。建设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必须以人为本,搞好选拔工作,优化学生干部队伍结构。应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抓好日常教育和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6.
论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的策划与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高校社科学报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一是数量多,刊名相似;二是特色趋同,影响小;三是办刊模式陈旧,市场意识缺乏。认为高校社科学报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的手段是开办特色栏目,并指出设置特色栏目的方法:找准特色,开发作者群,选择好学术带头人。  相似文献   
127.
The effects of interagency collaboration on risk assess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practice were analysed in respect of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in child death inquiries. Universal features in the assessment of risk as identified in psychological literature were applied; in particular, the concepts of ‘groupthink’, the ‘certainty effect’ and ‘group polariza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case conference decisions are inherently more risky than those taken by professionals with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 because of the way in which cases are framed in terms of losses.  相似文献   
128.
论我国朝鲜族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朝鲜族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过程,始于清代,经民国、伪满、解放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后成为我国公民。在这一过程中,朝鲜族人民与其他民族一道,在开发东北边疆和反帝反封建斗争中,患难与共,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和不可分割的关系。朝鲜族人民不断吸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逐步发展成为当之无愧的我国56个民族之一。  相似文献   
129.
在中国诗史上,唐代是寺院诗创作的转进与勃兴期,作品数量及题材拓展均取得极大突破。在书写模式上,相继形成藉景畅理、触境明心、纪实绘景三种类型,充分体现佛教与山水互彰的共生性,为山水诗开拓出全新境界。唐人寺院诗重写景造境,常以动静相生法状清寂之景,物态生动,意境幽玄。寺院诗在艺术表现上追求警策,字锻句炼,隽语频出,普遍形成以精切之语状绝胜之景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0.
团体活动是团体心理咨询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它特有的活动方式,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改善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心理,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有助于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有效地促进大学生人格成熟,健康成长。本文重点讲述了团体活动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和应用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