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27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37篇
丛书文集   132篇
理论方法论   70篇
综合类   587篇
社会学   52篇
统计学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allegation that behavior such as the Allais Paradox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of survival. Examples are demonstrated where maximizing probability of survival in two choice situations imply a set of choices that add up to the Allais Paradox.  相似文献   
72.
田鹏颖 《求是学刊》2007,34(1):46-52
现代性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焦点问题之一。现代性是一种价值取向,标志着现代化运动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是对现代化运动所倡导的那些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价值的提炼、概括和张扬。现代性的根据和基础是现代化的历史运动。而现代性一经形成,又规范、制约着现代化运动朝着“现代”的方向去演进。人们对现代性的关注已经从关于现代性的事实判断转向关于现代性的价值判断,这正是“现代性”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只关注现代性的正面功能,而忽视现代性的负面影响,那么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将难以持续,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就可能成为泡影。“后现代性世界”,实际上并不是也不可能是现代性之外的某种力量使然,而是现代性内在的超越本性的必然结果。因此,所谓“后现代性”并不是现代性的自我否定,而是现代性的自我完善、补充与提升。从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的关系看,解决这两种技术的“滥用”和“误用”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社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73.
E-Capacities and the Ellsberg Paradox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Ellsberg's (1961) famous paradox shows that decision-makers give events with known probabilities a higher weight in their outcome evaluation. In the same article, Ellsberg suggests a preference representation which has intuitive appeal but lacks an axiomatic foundation. Schmeidler (1989) and Gilboa (1987) provide an axiomatisation for expected utility with non-additive probabiliti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E-capacities as a representation of beliefs which incorporates objectiv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bability of events. It can be shown that the Choquet integral of an E-capacity is the Ellsberg representation. The paper further explores properties of this representation of beliefs and provides an axiomatisation for them.  相似文献   
74.
政治意识与人性的悖论、融合-解读《红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和政治的关系复杂微妙。文学既不能单纯成为政治的传声筒 ,又不能成为脱离生活意义的纯文学。产生于特定年代的《红豆》既囿于一定的政治环境 ,又对人性有所丰富和发展。为此应给予《红豆》客观的评价。在题材上 ,既是对 30年代“革命 +恋爱”主题的延续 ,又是对十七年文学中 ,描写革命战争或现实生活 ,迅速及时地配合政治需要的文学主潮流的一种背离  相似文献   
75.
76.
77.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of Taiwanese female students who dropped out of high school. Twenty female youth who had dropped out of high school and who grew up and resided in Taiwan voluntarily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Findings revealed particular relational conflicts and coping strategies employed by the girls that contributed to significant vulnerability, conflict at school and school dropout.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 are addressed.  相似文献   
78.
幸福是人们的根本追求,劳动是人的类本质活动,劳动是基本人权,人们通过劳动实现人的类本质,得到深层次愉悦体验即为劳动幸福。劳动正义不是劳动权利而是实现劳动幸福的道义基础。劳动主体正义是劳动幸福的实质所在。劳动主体正义实质是劳动对社会主体的有用性超过有害性。生产资料正义是劳动幸福的客体正义。国民是国土等自然资源的共同所有者,劳动生产而成的生产资料应归生产者共有。劳动动机正义是劳动幸福的深层动因。实现劳动幸福应成为人们进行劳动的根本动因。劳动过程正义是劳动幸福的关键环节,确保劳动过程正义的根本要求是充分保障劳动权利。  相似文献   
79.
“边地影像”是边疆少数民族民众纪录自身的非虚构创作。在朗西埃“可感性的分配”美学理论视野下,边地影像体现了题材选择的一视同仁和人性的解放,以平等维度的引入开拓了其艺术与政治价值。透过“自我他者化”的艺术操作,它改变边地的可感性的分配秩序。“客位视角”到“主位视角”和“参与拍摄”到“独立创作”的过渡所释放的乡野表达,成为评测其诗学力量的关键质素。同时,围绕“差异性”展开的影像再现常常导向“微小差异的自恋”,并在言语的过度中营造了某种“圣化构想”,进而使其差异政治悖论性地生成了新的可感性不平等。  相似文献   
80.
This article is a response to Amitai Etzioni’s article, “The New Normal,” published in this iss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