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34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1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650篇
理论方法论   159篇
综合类   3572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439篇
  2008年   647篇
  2007年   1026篇
  2006年   772篇
  2005年   437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01.
少数分裂分子是靠歪曲历史和现实,宣扬极端宗教狂热来制造事端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必然导致宗教压迫和精神奴役,宗教对抗是人民之间相互摧残的悲剧。恐怖主义是极端宗教的产物;违背良善谋划宗教对抗是对时代的反动。民族地区稳定和谐的基础是信仰自由和宗教和谐,必须划清群体事件和犯罪案件的界限。  相似文献   
202.
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是社会稳定进步的内在要求 ,追求单一、片面的发展模式势必会引起社会的失控和剧烈震动。没有经济的发展 ,文化发展就会失去基础 ;没有文化的发展 ,经济发展就会失去支撑。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者不可分割 ,更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203.
群体性事件中的骨干力量、普通参与者和旁观者在群体性事件中的策略选择和心态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将小事闹大来实现维权的目的、借机敛财和对社会进行仇视是群体性事件骨干力量抱持的三种基本心态。普通参与者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目的并不像骨干力量那样明确,从众和搭便车心理等往往是他们的心态。作为旁观者而存在的某些境外媒体抱持一种唯恐中国不乱、别有用心的心态。极少数不具有利害关系的普通民众以及没有参与群体性事件的一般利害关系人也会表现出一种兴灾乐祸的心态。既然中国当下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心态是多元化的,政府在群体性事件的解决过程应当充分考虑参与者的具体心态,建立一套以分类管理为核心的规则治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4.
近年来,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和谐教育在基础教育的实践中取得了许多实效,但是,针对高等教育进行的和谐教育理念和模式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明显不足.文章基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目标实现的视角,从和谐教育质的规定性出发,指出了和谐教育在高等学校实施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和谐教育在大学生全面发展目标实现中的应用路径.  相似文献   
205.
实施素质教育是与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相联系的,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站在时代和全局性的高度,从整个社会文化科技发展新的要求出发,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对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全方位的思考。文中认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实现教育观念上的根本改变,并提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法是突出实证化研究的作用,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个性上得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6.
资源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生产要素,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的绩效产生着深刻影响。西部资源的可持续性与西部企业绩效的共生关系不仅是我国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目标的重要议题,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大研究内容。分析西部资源可持续性与企业绩效和谐发展关系,提出统筹西部资源可持续性与企业绩效发展的举措,最终目的在于提高西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西部形成新型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20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理性分析和辨证思考。而这些问题的核心,归根到底就是和谐问题,例如硬件与软件的改善、政府与农民的和谐、长远与现实的统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8.
儒家文化崇尚中道,主张“和而不同”。“中和”精神是儒家推崇的人生境界,集诚信与仁爱为一体。它表现在人的行为中,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中庸之道,表现在社会存在中,是礼治仁政的“群居和一”之道。礼制文化是一种等级和谐,带有历史的局限性。而中和精神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与社会和谐理想,是建设现代和谐社会的有益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09.
"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根与命脉所在。今天,它又是我们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之关系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无论是其产生、发展、传播,还是其中国化的每一步骤,都与中国传统哲学及其现代化有着某种独特的关联。确立"和而不同"的开放思维与包容心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10.
注重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富裕而公平的社会,应该既承认差异又注重公平,在和谐中实现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使社会公平成为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在维护实现社会公平中的主导作用,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某些"失调"现象,在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下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