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91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7 毫秒
311.
本文提出了可用余热分析方法及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对工业锅炉的最优排烟温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12.
本文以Mv=γ P+P'V作为吸放热量的判据,分析了理想气体微过程的热传递情况,讨论了任意准静态过程的热传递规律,总结了决定热传递规律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313.
以乙二醇为工质,在Re数为250~6000,Pr数为65~90之间的工况范围内,对7根具有不同肋形结构尺寸和肋排列形式的三维内肋管管内对流换热和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换热最强的三维内肋管与光管相比,在过渡流区换热强化倍数平均可达4.5倍,同时流阻增加约3倍;在层流区换热强化倍数约为2.4倍,而流阻仅增加约0.67倍。三维内肋的肋形结构尺寸和肋排列形式均对三维内肋管内的换热和阻力特性以及层流向过渡流的转换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14.
在低沸点工质换热试验台上对R134a进行光管、强化管内水平流动的沸腾换热试验,分析讨论了热进口效应以及周向壁面的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315.
用卡他温度计测定社鼠毛皮的保温性能,发现缝套和未缝套、不同季节、变温和恒温动物之间相差很大,不同性别、不同海拔高度、变温动物间、恒温动物间差异甚微.  相似文献   
316.
建立了可进行两股及多股流换热器动态特性试验研究的装置.对一.个两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施加流量按阶跃变化、进口温度按指数函数变化的时间域扰动信号,进行了动态试验.得到了换热器动态模型对流量扰动可接线性建模的扰动范围,确定了各股流体对进口温度扰动的响应延滞时间的计算公式.对换热器进行了一系列的动态特性测试,并获得其动态响应过程曲线.试验工况的传热单元数范围为0.6~3,雷诺数为200~2000,普朗特数为2~7.试验数据为建立完善的理论模型提供了可对比的依据.  相似文献   
317.
本文指出文献(6,7)考虑的外热漏模型,不可有使循环的功率-效率物性与实际热机的观测性能相符,并给出了一种可内逆卡诺循环的内热漏模型及其基本优化关系。  相似文献   
318.
论便携式智能设备的低功耗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功耗是便携式智能设备设计中应当遵守的一条重要原则。对单片机产品开发工作中的作法和经验,以及有关资料介绍的一些措施,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提出了从系统方案的拟定、电路设计、元器件选取到软件设计各主要环节应当遵守的一般准则。  相似文献   
319.
《红楼梦》令人惊异叹惋的地方在于塑造了贾宝玉这个人物,在他身上,作者寄寓了丰富厚重的文化内蕴。小说以深刻、冷峻的叙事策略写出了贾宝玉令人惊悚战栗的死亡意识和反“英雄主义“的文化方向。他毅然抛弃了千百年来儒家文化对死亡道德化和伦理化的追求。这样的表现,充分表达了贾宝玉死亡恐惧的消解。由此前进,贾宝玉彻底走上了反“英雄主义“的道路。贾宝玉从本质上拒绝英雄化,以从根本上否定扬弃男权文化作为批判的武器,以歌颂女性的清纯和美丽反衬男性的卑琐恶浊,由此展开了对男权文化的清算。  相似文献   
320.
Public perception research in different countries has suggested that real and perceived periods of high temperature strengthen people's climate change beliefs. Such findings raise questions about the climate change beliefs of people in regions with moderate climates. Relative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whether public concerns about climate change may also be associated with perceived changes in other weather‐related events, such as precipitation or flooding. We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changes in weather‐related events and climate change beliefs among U.K. residents at a time of below‐average winter temperatures and recent flooding. National survey data (n = 1,848) revealed that heat waves and hot summers were perceived to have become less common during respondents’ lifetimes, while flooding, periods of heavy rainfall, coastal erosions, and mild winters were perceived to have increased in frequency and cold winters were perceived to be unchanged. Although perceived changes in hot‐weather‐related events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climate change beliefs, perceived changes in wet‐weather‐related events were found to be an even stronger predictor. Self‐reported experience of “flooding in own area” and “heat‐wave discomfort” also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climate change beliefs.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salient weather‐related events and experiences in the formation of beliefs about climate change. We link our findings to research in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and propose that those wishing to engage with the public on the issue of climate change should not limit their focus to he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